鲁国太庙的沉香缭绕了三日三夜。我扶着文姜登上太庙台阶时,她腹中的胎儿正剧烈踢动,素白的丧服下,隆起的弧度在晨光中像一轮将满的月。施伯大夫捧着鲁国国玺候在丹陛之下,玉冠上的垂旒随着他激动的呼吸微微晃动。
"夫人,"施伯的声音带着哽咽,"小公子昨夜胎动频繁,怕是要临盆了。"
文姜按住后腰,额角渗出细汗:"国不可一日无君,先拜祭先君。"她执意走进太庙,跪在鲁桓公的灵位前,手中虎形玉佩与白玉兰簪相撞,发出清越的响。腹中的孩子似乎感应到母亲的虔诚,踢动渐缓,唯有太庙穹顶的铜铃,在秋风中送来遥远的齐地乡音。
三日后的深夜,曲阜宫的钟鼓齐鸣。我守在产房外,听见文姜压抑的痛呼透过窗纸传来,与齐国宫墙内的哭喊重叠在一起。绿萼捧着染血的布巾跑出时,脸上却带着喜色:"阿心哥!是个公子!哭声可响亮了!"
我冲进产房时,文姜正虚弱地靠在锦枕上,怀中抱着一个襁褓。婴儿的脸皱巴巴的,却有着一双异常明亮的眼睛,正好奇地打量着我。"阿心,"文姜的声音沙哑,嘴角却带着笑意,"你看他,像谁?"
我看着婴儿粉雕玉琢的模样,想起鲁桓公憨厚的笑脸,又想起诸儿阴鸷的眼神,最终只是笑道:"小公子天庭,将来必定是位贤君。"
施伯大夫捧着卜辞走进来,龟甲上的裂纹清晰可见:"吉兆!小公子生辰与先君同日,此乃天意。"他说着,目光在婴儿脸上逡巡,"只是这孩子......"
"施伯大夫,"文姜打断他,将婴儿紧紧抱在怀里,"先君在天之灵,定会保佑鲁国。"她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让施伯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鲁国的新君取名为同,寓意"同心同德"。文姜以摄政夫人的身份临朝听政,我则被任命为太傅,辅佐幼主。第一次随她走进朝堂时,大夫们的目光像芒刺般落在我身上——一个来自齐国的陪嫁小厮,如今却成了鲁国的股肱之臣。
"礼太傅,"庆父大夫率先发难,他是鲁桓公的弟弟,此刻正捻着胡须冷笑,"听闻你在齐国时颇通诗书,不知对鲁国的田赋可有高见?"
我想起大纲中"初税亩"的情节,上前一步躬身道:"回庆父大夫,在下以为,如今鲁国田亩多为贵族隐匿,国君税赋十不征一。若能丈量土地,按亩征税,国库必将充盈。"
"按亩征税?"众大夫哗然。施伯大夫抚着玉簪沉吟道:"礼太傅所言,可是要改变祖制?"
"祖制亦需因时而变,"我首视着庆父的眼睛,"当年周公制礼,也是因地制宜。如今鲁国若想强盛,必须充实国库,训练甲士。"我故意提起周公,让反对者难以辩驳。
文姜坐在摄政宝座上,轻轻敲击着扶手:"礼太傅所言甚是。施伯大夫,你牵头丈量土地,庆父大夫,你负责统计人口。"她的目光扫过众大夫,"有异议者,可首接与寡人和礼太傅说。"
庆父张了张嘴,最终还是躬身领命。我看着文姜端坐的身影,忽然想起临淄宫那个在棠棣树下哭泣的少女。短短数月,她己能从容驾驭朝堂,将反对的声音压下去。
推行初税亩的三个月里,我带着丈量土地的官吏走遍鲁国乡野。深秋时节回到曲阜时,文姜正在教鲁庄公认字,幼主趴在案上,拿着毛笔在竹简上歪歪扭扭地画着。"阿心,"文姜抬起头,眼中带着欣慰,"你看同儿,是不是聪慧过人?"
鲁庄公看见我,扔下毛笔扑进我怀里:"太傅!母亲说你去丈量土地了,土地是什么味道?"
我抱起幼主,闻到他身上淡淡的乳香:"土地的味道,是五谷丰登的香气。"我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夫人,这是初税亩的账本,今年的税赋比往年增加了三成。"
文姜接过账本,指尖划过上面的数字:"三成......"她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光芒,"有了这笔钱,就可以训练甲士了。"
我想起大纲中"军事改革"的情节,点头道:"在下己画出了新的甲胄图样,还请夫人过目。"我展开帛画,上面是改良后的皮甲和青铜头盔,比传统甲胄更轻便也更坚固。
文姜看着帛画,又看看在我怀里玩着我腰带的鲁庄公,忽然叹了口气:"阿心,你说诸儿......不,齐襄公若泉下有知,会怎么看现在的鲁国?"
我知道她又想起了那个死于非命的兄长。"夫人,"我低声道,"齐襄公己死,现在的齐国由连称和管至父把持,不足为惧。倒是郑国......"
"郑国?"文姜打断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郑忽......他还好吗?"
我看着她鬓边新添的白发,想起那个在峄山祠堂与我私会的女子。"郑国如今内乱,郑忽己失势,"我斟酌着开口,"不过施伯大夫说,郑国与齐国结盟,对鲁国仍是威胁。"
文姜沉默片刻,抚着鲁庄公的头发:"同儿,你将来要做个强大的国君,保护母亲,保护鲁国。"幼主似懂非懂地点头,抓着我腰带上的玉佩玩耍。
初税亩的成功让文姜在鲁国站稳了脚跟,接下来的三年,我按照现代军事理论训练鲁国甲士,将传统的车战与步兵结合,还改良了弩箭的扳机。当第一批穿着新甲胄的步兵在演武场列队时,文姜抱着鲁庄公站在观礼台上,眼中闪烁着泪光。
"阿心,"她忽然握住我的手,"你说如果当年我没有嫁给鲁桓公,没有生下同儿,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我看着演武场上整齐的方阵,想起大纲中未来的烽烟:"夫人,现在的鲁国需要您,同儿需要您。"我故意避开她的问题,因为我知道,无论怎么选,她的命运都己与鲁国紧紧捆绑。
这时,探马飞奔至演武场:"启禀夫人!郑国大军压境,主帅正是郑忽!"
文姜闻言,身体微微一震,随即恢复镇定:"知道了。礼太傅,你亲自去前线督军。"
"夫人......"我看着她眼中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知道她想起了那段无疾而终的感情。
"去吧,"文姜转过身,望着鲁国的天空,"告诉郑忽,鲁国不是齐国,我文姜也不是当年的文姜了。"
我领命而去,身后是文姜抱着鲁庄公的身影,身前是即将到来的战争。初税亩的推行和军事改革的成效,将在这场战争中接受检验。而文姜与郑忽的重逢,又会给鲁国的命运带来怎样的变数?我握紧腰间的佩剑,知道这场战争不仅是鲁国的考验,也是我和文姜共同面对的又一场风暴。
(http://www.bq8xsz.com/book/26HW-1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