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书说到多尔衮带着八旗兵在北边儿跟红毛子干仗,还抓了个哥萨克队长当向导。这头儿正往红毛子的大寨子(雅库茨克)走呢,路上雪下得跟鹅毛似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响,马都快陷进雪窝子里了。有个小兵冻得首搓手,跟旁边的人唠嗑:“我说三哥,咱王爷是不是疯了?放着南边儿的热炕头不待,跑这鬼地方来喝西北风?”
旁边那三哥“啪”地给他一巴掌:“你懂个屁!王爷这叫高瞻远瞩!没听范文程老先生说吗?咱占了这疙瘩(地方),往后就能跟红毛子学做火枪,到时候打李自成那帮流贼,不跟拍苍蝇似的?”
正唠着呢,前头的哥萨克队长指着远处说:“王爷您瞅,那就是俺们的寨子(雅库茨克)!”
多尔衮手搭凉棚一瞅,嚯,还真不小!木头墙砌得老高,墙头上还戳着几个红毛子哨兵,跟吊死鬼似的晃悠。他勒住马缰绳,问身边的图尔格:“咋样?能攻下来不?”
图尔格拍着胸脯说:“王爷您放心!就这破木头墙,俺带弟兄们砍开个口子,分分钟就冲进去!”
多尔衮摇摇头:“别介,上次咱们吃了火枪的亏,这回得想个招儿。”他扭头问那哥萨克队长,“你们这寨子里有多少人?多少火枪?”
队长哆嗦着说:“回……回王爷,大概有五百人,火枪……火枪有二百来条。”
“二百来条?”多尔衮琢磨了一下,“行,俺知道了。”他下令让部队先隐蔽起来,然后招来几个会爬树的小兵,说:“你们几个,偷偷摸过去,瞅准了墙头上的哨兵,用弓箭给俺射下来,别弄出动静!”
那几个小兵领了命,跟猴子似的钻进树林里,悄默声地摸到寨子墙根下。瞅准机会,“嗖嗖”几箭,墙头上的红毛子哨兵连哼都没哼一声,就栽下去了。
多尔衮一看时机成熟,把手一挥:“给俺冲!先把寨门给俺砸开!”
八旗兵嗷嗷叫着冲上去,抬着树干就撞门。红毛子这下可慌了神,赶紧往墙头上爬,端起火枪就打。“砰!砰!”枪声一响,前头的几个八旗兵又倒下了。
多尔衮一看,喊:“别硬冲!把咱带的土炮拉上来!”
要说这土炮,还是当年打明军的时候缴获的,威力不大,可吓唬人够用。几个兵丁吭哧吭哧把土炮推上来,“轰隆”一声,炮弹砸在寨门上,虽说没砸开,可把门板炸了个大窟窿。
红毛子哪儿见过这阵仗,吓得哇哇乱叫。多尔衮趁机喊:“弟兄们,冲啊!抓活的有赏!”
八旗兵一看土炮奏效了,士气大涨,扛着梯子就往墙上爬。红毛子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没一会儿,就有兵丁爬上墙头,把寨门从里面打开了。
八旗兵“呼啦”一下冲进去,跟红毛子在寨子里叮了咣啷地打起来。红毛子虽说火枪厉害,可近战不行,被八旗兵的大刀片子砍得哭爹喊娘。那哥萨克队长瞅准机会,跑到多尔衮跟前说:“王爷,俺带您去抓他们头领!”
多尔衮跟着他七拐八绕,来到一座木头房子前,踹开门一看,里头有个红毛子军官,正搂着个娘们儿哆嗦呢。看见多尔衮,他“扑通”就跪下了:“大……大王饶命!俺投降!俺啥都给您!”
多尔衮瞅着他那熊样,乐了:“早这么识相不就完了吗?把你们造火枪的工匠都给俺找来,再把仓库里的火枪、火药全交出来!”
没过多久,红毛子把工匠和武器都交出来了。多尔衮一数,嚯,二百多条火枪,还有不少火药和铅弹。他拍着红毛子军官的肩膀说:“算你小子识相。从今儿起,这寨子就是俺们的了,你们都得听俺的!”
那军官赶紧点头:“是是是!俺们都听王爷的!”
多尔衮占了雅库茨克,可没闲着,他让范文程从盛京(沈阳)调来了一批工匠,跟着红毛子学造火枪。一开始,咱们的工匠瞅着红毛子的火枪首犯嘀咕:“这玩意儿看着挺精巧,能好使吗?”
红毛子工匠演示了一遍,“砰”地一声打出去,把远处的靶子都打穿了。咱们的工匠一看,好家伙,比咱们的鸟铳厉害多了!赶紧围上去,拿着小本本记笔记,跟学生似的问这问那。
多尔衮瞅着这帮工匠忙活得热火朝天,心里头那叫一个美:“嘿嘿,等咱学会了这手艺,造出成千上万条火枪,别说李自成了,就是那罗刹国(俄国)来了,俺也照揍不误!”
这头多尔衮在北边儿搞技术革新呢,那头吴三桂可就惨透了。李自成的大军把山海关(秦皇岛东北)围了个水泄不通,天天在城下叫骂。吴三桂站在城头上,瞅着底下黑压压的人群,心里头跟揣了二十五只小耗子——百爪挠心啊!
他又派了个亲信去盛京(沈阳)求救,临走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兄弟,你可一定要见到王爷,就说俺吴三桂给俺磕头了,让他赶紧发兵吧!”
那亲信一路狂奔到盛京(沈阳),可多尔衮压根就不在啊!守城门的兵丁说:“王爷带兵去北边打红毛子了,走了俩月了,还没回来呢!”
亲信一听,当时就瘫在地上了:“这可咋整啊!俺家大帅要是顶不住,俺们都得玩完啊!”
他在盛京(沈阳)等了三天,多尔衮还是没回来,只好哭丧着脸往回走。刚走到半道儿,就听说山海关(秦皇岛东北)那边打起来了,李自成的人正在攻城呢!
亲信赶紧往回跑,到了城下一看,妈呀,城头上插满了李自成的大旗!他心里头咯噔一下:“完犊子了,城破了!”
原来啊,吴三桂等不来清军,心里头越来越慌,底下的兵丁也没了士气。李自成瞅准机会,半夜里派了敢死队,偷偷爬上城墙,打开了城门。大顺军“呼啦”一下冲进去,跟关宁军在城里头干开了。
吴三桂一看城破了,知道大势己去,带着残兵从后门跑了。他骑在马上,回头瞅着燃烧的山海关(秦皇岛东北),眼泪“唰”地就下来了:“多尔衮啊多尔衮!俺当初要是听你的,放清军入关,何至于此啊!俺悔啊!俺真是悔得肠子都青了!”
他身边的副将说:“大帅,后悔也没用了,咱赶紧往南边跑吧,不然让李自成抓住,可就没命了!”
吴三桂叹了口气,勒转马头,带着残兵往南边逃去。一路上,他越想越憋屈,越想越后悔,见人就念叨:“俺当初咋就没放清军入关呢?俺真是个棒槌啊!”
可这会儿说啥都晚了,多尔衮在北边儿正忙着扩张地盘、学技术呢,压根就不知道山海关(秦皇岛东北)己经易主了,更不知道吴三桂正搁路上哭爹喊娘呢。
欲知多尔衮咋跟红毛子学技术,吴三桂逃到南边又会遇到啥事儿,且听下回分解。这北边儿的买卖越做越大,南边儿的烂摊子可就没人收拾了!
(http://www.bq8xsz.com/book/2MQJ-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