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宴之后的几日,我都有些心神不宁。脑海里总是浮现出宣姜那双清澈如水的眼眸,以及她站在殿中宛如谪仙的模样。历史的厚重感与眼前鲜活的美人交织在一起,让我既感到不可思议,又隐隐有些担忧。
担忧的,自然是她未来的命运。
齐襄公的荒淫,卫宣公的好色,太子伋的悲剧,还有后来被迫改嫁继子的屈辱……这一幕幕如同电影预告片般在我脑海里闪过。我知道她的路有多难走,可我一个无权无势的穿越者,又能做些什么?
“公子,国相府送来了帖子,请您明日去府中参加射礼。”礼忠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
射礼?我愣了一下。在西周和春秋时期,射礼是贵族子弟重要的社交活动,既是技艺的展示,也是礼仪的修行。国相府邀请我,恐怕还是看在父亲当年的情分上,给我这个没落子弟一个融入贵族圈子的机会。
也好,去见识一下春秋时期的“高端社交”,说不定……还能再次见到宣姜?虽然知道公主参加这种外臣家的射礼可能性不大,但我还是忍不住抱有一丝期待。
第二天,我换上那身还算体面的玄色深衣,跟着礼忠来到了国相府。
国相府果然气派非凡,庭院深深,雕梁画栋,比我那破落的礼府不知强了多少倍。前来参加射礼的都是齐国的年轻贵族子弟,一个个鲜衣怒马,意气风发,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交谈,看向我的眼神大多带着一丝疏离和打量。
我自知身份低微,也不主动凑上去,找了个靠近射箭场的角落坐下,默默观察着。
射礼的流程颇为繁琐,先是祭祀、迎宾,然后是三番射——初射、再射、三射。参加者按顺序上场,张弓搭箭,射向远处的箭靶。围观者则根据射中与否,发出或赞叹或惋惜的声音。
不得不说,这些贵族子弟的箭术大多不错,不少人都能射中靶心,引来阵阵喝彩。
就在我看得有些无聊的时候,场边忽然一阵小小的骚动。
我抬头望去,只见几位宫女簇拥着一位少女,从侧门走了进来。少女身着淡绿色的衣裙,梳着双丫髻,脸上带着怯生生的表情,正是那日宫宴上见到的宣姜身边的宫女之一。
而在宫女们的中央,那位让我心心念念的齐国公主——宣姜,竟然真的来了!
她今日没有穿宫宴上那身华丽的礼服,只是一身素雅的襦裙,头发简单地用一根碧玉簪绾起,更显得清丽脱俗。或许是因为在宫外,少了几分宫廷的拘谨,她的脸上带着好奇的神色,打量着眼前的射箭场。
周围的贵族子弟显然也没想到宣姜公主会来,一时之间都有些失神,原本喧闹的射箭场也安静了片刻。
宣姜似乎有些不习惯被这么多目光注视,微微低下了头,脸颊泛起一抹红晕。她身边的宫女连忙上前一步,对主持射礼的国相家臣说道:“我家公主听闻今日有射礼,特来一旁观礼,还望勿怪。”
国相家臣连忙躬身行礼:“公主大驾光临,是我等的荣幸,快请上座!”
宣姜被引到主位旁边的一个席位坐下,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投向了射箭场。
就在这时,轮到一位身材高大的贵族子弟上场了。他看起来颇为自负,张弓搭箭,姿势标准,却不知为何,箭矢离弦后竟然歪歪斜斜地飞向了靶场旁边的草丛,引来一片低低的笑声。
那子弟脸色涨得通红,尴尬地退了下来。
接下来又有几人上场,表现中规中矩,没有特别出彩的。
宣姜看得有些无聊,小脸渐渐失去了光彩,眼神也变得有些黯淡,似乎对这些贵族子弟的“表演”并不感兴趣。
我看着她失望的样子,心中一动。我虽然不是什么神射手,但在现代也玩过几次射箭馆,加上原主礼知心似乎也常练习,手感应该还在。不如……我上去试试?就算射不中,也能逗她开心一下?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再也压不下去了。我深吸一口气,站起身,走到主持射礼的家臣面前,拱手道:“在下礼知心,愿一试。”
家臣看了我一眼,似乎有些意外,但还是点了点头:“请。”
周围的目光顿时聚焦在我身上,带着几分好奇,几分轻视。毕竟我只是个没落的士族子弟,在这些高高在上的贵族面前,实在不起眼。
我没有理会那些目光,走到射箭场中央,接过侍从递来的弓和箭。弓是硬木所制,有些分量,箭矢的尾部绑着羽毛。我掂量了一下,感受着弓弦的张力。
然后,我转过身,面向箭靶。
远处的宣姜似乎也注意到了我,抬起头,好奇地看着我这个“不知名”的少年。
我心中默念着现代射箭的要领:站姿、握弓、搭箭、拉弦、瞄准……虽然动作可能不如那些贵族子弟标准,但胜在姿势还算稳定。
“咻——”
箭矢离弦,带着一阵风声,划破空气。
所有人的目光都追随着那支箭。
只见箭矢在空中划出一道不算完美的弧线,最终……稳稳地扎在了箭靶的边缘,虽然不是十环,但也算是中了靶。
对于我这个“业余选手”来说,己经算是不错的成绩了。
周围响起了一些稀疏的掌声,有人低声道:“咦,这个礼知心,箭术好像还行?”
我微微躬身,算是回应,然后退到一旁。
就在这时,我看到宣姜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浅浅的笑容,眼神也明亮了起来,正看着我,眼中带着一丝赞许和好奇。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机会!
我定了定神,装作不经意地走到离宣姜席位不远的地方,恰好有一个侍从正在给宾客上茶。我接过一杯茶,然后“不小心”脚下一滑,朝着宣姜的方向踉跄了一下。
“哎呀!”我低呼一声,手中的茶杯眼看就要泼出去。
旁边的宫女们惊呼起来,宣姜也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往后躲了一下。
但我早己算准了角度和力度,在茶杯即将泼到她身上的前一刻,我猛地停住了脚步,手腕一翻,巧妙地将茶杯稳住,只是有几滴茶水溅在了地上。
“抱歉,抱歉,在下失礼了!”我连忙躬身道歉,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慌和歉意。
宣姜身边的宫女正要呵斥,却被宣姜抬手拦住了。
她眨了眨那双漂亮的大眼睛,看着我,轻声说道:“无妨,公子无事就好。”
她的声音温柔动听,像羽毛一样拂过我的心。
我抬起头,装作刚认出她的样子,露出惊讶的表情:“啊!原来是公主殿下!在下不知,多有冒犯,还望公主恕罪!”
“公子不必多礼。”宣姜微微一笑,“方才看公子射箭,技艺不俗呢。”
“公主谬赞了,”我连忙谦虚道,“不过是侥幸罢了,比起诸位世家子弟,在下还差得远呢。”
“我看未必,”宣姜歪了歪头,眼神里充满了好奇,“方才那些公子射箭,姿势虽好看,却好像少了些……趣味。公子的箭,倒是让我觉得有些不一样。”
来了!
我心中一喜,知道自己的“套路”奏效了。我清了清嗓子,装作深思熟虑的样子,说道:“回公主,在下以为,射箭之道,不仅在于中靶,更在于‘心’。心正则箭正,心不宁则箭偏。方才那位公子,心高气傲,急于求成,故而失了准头。而在下不过是放平了心态,只求尽力而为,反而有所得。”
这番话,其实是我把现代的“心态决定成败”之类的鸡汤,包装成了符合春秋语境的“心箭之道”。
宣姜听得很认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公子所言,倒是颇有道理。我以前只觉得射箭是武事,没想到还有这等学问。”
“公主聪慧,一点就透。”我连忙送上赞美,“其实世间万事,大多如此,‘心’是关键。”
看着她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我知道,我己经成功引起了她的注意。
接下来,我又趁热打铁,给她讲了几个通俗易懂的寓言故事,比如“龟兔赛跑”(当然,我换了春秋的说法,比如“龟与兔竞走”),告诉她骄兵必败的道理;又比如“塞翁失马”,跟她讲祸福相依的哲理。
这些故事对于见惯了宫廷繁文缛节的宣姜来说,简首是闻所未闻,新奇又有趣。她听得入了迷,时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眼神里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公子懂得真多,这些故事,我以前从未听过。”宣姜看着我,眼中满是钦佩,“你能不能……以后多给我讲讲?”
我心中大喜,面上却装作腼腆的样子:“能为公主解闷,是在下的荣幸。只是在下才疏学浅,恐怕会让公主见笑。”
“不会不会!”宣姜连忙摆手,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我觉得公子很不一样,跟我平时见到的人都不一样。你说话很有意思,也很……懂我的心思。”
懂你的心思?
我心中一动,知道“男闺蜜”的人设算是初步立住了。
在这个等级森严、男女授受不亲的时代,一个能听懂她心声、给她讲新奇故事、还不会对她有非分之想(至少表面上是)的“知心哥哥”,对一个深宫少女来说,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
“既然公主不嫌弃,在下随时恭候。”我躬身行礼,语气恭敬却不失亲切。
宣姜开心地笑了,像一朵盛开的桃花:“那……我以后就叫你‘知心哥哥’吧?”
“谨遵公主吩咐。”
阳光透过庭院的树梢,洒在宣姜明媚的笑脸上,也照亮了我心中的某个角落。
我知道,从这一刻起,我不再仅仅是一个旁观者。我成了宣姜的“知心哥哥”,一个注定要卷入她生命洪流的人。
男闺蜜的自我修养,第一步,成功。
接下来,我需要做的,就是牢牢抓住这份来之不易的信任,在这波谲云诡的时代,努力成为她最坚实的后盾。
至于未来会怎样?
走一步,看一步吧。至少现在,我己经离她很近了。
(http://www.bq8xsz.com/book/2ZXB-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