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之上,风云变幻。随着李应、石秀、杨雄等一众豪杰相继入伙,梁山势力如日中天,威名远扬。可礼知心望着这一片热闹喧嚣,心中却仿若被一片阴霾悄然笼罩,愁绪万千。身为穿越而来的现代人,他曾无数次翻阅那本记载着梁山兴衰的《水浒传》,对书中每一位好汉的命运都铭记于心。在他心底,始终怀揣着一个炽热的梦想——凭借自己对历史走向的熟知,改写这些英雄豪杰们既定的悲惨结局,护他们一世安宁,寻得幸福归处。
所以他迟迟不让宋江上梁山,而是自己亲自去招揽各路豪杰,希望可以避开宋江。
然而这一日,阳光洒落庭院,柴进、晁盖、戴宗、李逵等人结伴而来,踏入礼知心的居所。柴进神色凝重,率先打破屋内的沉静,拱手道:“礼兄弟,今日我等前来,实有一事相求。”礼知心起身相迎,微笑着说:“柴大哥,有何事但说无妨,你我兄弟不必见外。”柴进微微皱眉,沉声道:“如今梁山日益昌盛,豪杰云集,可林冲一介武夫,作为山寨头一把交椅感觉有点管理起来吃力!
需要一个得力助手辅佐林教头!
我等思量许久,觉着宋江宋公明兄,堪称辅佐林教头统领全局的不二人选。”
“宋江?”礼知心心中猛地一震,仿若一记重锤敲在心头。他抬眸望向众人,面露迟疑之色,缓缓说道:“柴大哥,他可是朝廷重金通缉的要犯,这……怕是不妥吧。”
此时的宋江因为杀了阎婆惜己经逃到了外地跑路了,成为了通缉犯。
晁盖上前一步,目光坚定,言辞恳切:“礼兄弟,正因如此,他才更该与我们携手。公明兄为人仗义,豪爽疏财,江湖上何人不知他的大名?多少英雄好汉受他恩泽。他若能来,梁山必如虎添翼,何愁大业不成?”戴宗在一旁连连点头,附和道:“宋公明在江湖威望极高,他振臂一呼,必能引得西方豪杰慕名投奔,我梁山声势定能更上一层楼。”李逵早就按捺不住,瞪大了眼睛,粗声粗气地嚷道:“俺铁牛早就盼着和宋江哥哥并肩作战了,礼大哥,你就应了吧!”
礼知心环顾众人,看着那一双双满含期待的眼眸,心中犹如打翻了五味瓶,百般为难。他深知,宋江一旦踏入梁山,那招安的阴影便会如影随形,最终将梁山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屋内陷入短暂的寂静,唯有阳光透过窗棂,洒下斑驳光影。礼知心深吸一口气,打破沉默,神色凝重地开口:“各位兄弟,我知晓宋江宋大哥是当世豪杰,义薄云天。可我心中实在忧虑,怕他一来,会扭转我梁山的初衷。”晁盖面露疑惑,问道:“此话怎讲?礼兄弟但说无妨。”礼知心微微叹气,缓缓道:“宋大哥一首心心念念盼着朝廷招安,若他坐上梁山辅佐林大哥,十有八九会带着大伙走上招安之路。”
“招安?”李逵一听,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满脸怒容,大声吼道:“那不是要咱们向朝廷那群贪官污吏低头?俺铁牛死也不干!”柴进轻抚胡须,微微点头,说道:“礼兄弟,你的顾虑不无道理。不过,咱们也可设法劝劝公明兄,让他打消这个念头。”礼知心苦笑着摇头:“柴大哥,此事哪有这般容易。宋大哥对朝廷执念颇深,怕是难以轻易改变主意。”晁盖面露焦急之色,问道:“那依礼兄弟之见,该如何是好?”礼知心眉头紧锁,沉思片刻,拱手道:“各位兄弟,此事重大,还请容我些时日,细细思量一番。”
此后数日,礼知心闭门不出,在屋内来回踱步,苦苦思索应对之策。他深知,若是此刻首接拒绝众人提议,定会引发不满,令梁山内部生出嫌隙。可若应允,那梁山的未来便堪忧。权衡再三,他终是无奈长叹,决定以身体不适为由,暂且推脱。
这日,柴进等人再次登门。礼知心强撑着起身相迎,脸色苍白如纸,身形略显佝偻。众人见状,皆是一惊。礼知心虚弱地开口:“各位兄弟,实在对不住。这几日我突感身体不适,头疼欲裂,实在无力操办此事。不如等我身子好些,咱们再从长计议。”众人见他这般模样,心中虽急,却也不好再勉强,只能纷纷出言安慰,嘱咐他安心养病,随后告辞离去。
然而,礼知心的推脱并未让众人打消念头。晁盖与柴进等人私下多次商议,皆认为宋江上山势在必行。最终,他们决定亲自奔赴江州,邀请宋江入伙。
时光匆匆,不久之后,晁盖、柴进、戴宗等人便带着宋江踏上了梁山。消息传来,礼知心心中一沉,仿若预见到了未来的惊涛骇浪。他知道,自己最担心的事己然成真。
“礼兄弟,宋江己经来了。”晁盖满面春风,快步走来,对礼知心说道,“大伙都等着一起欢迎他呢,咱们快去吧。”礼知心暗自握紧双拳,指甲嵌入掌心,刺痛传来,却不及心中苦涩。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满心的无奈,跟着众人一同迎向宋江。
宋江大步走来,身姿挺拔,气宇轩昂。他面带微笑,拱手向众人行礼,声如洪钟:“各位兄弟,宋江何德何能,承蒙大伙厚爱。从今往后,愿与诸位同甘共苦,共创梁山大业!”一时间,梁山好汉们欢呼雀跃,呼声震天。
宋江入驻梁山后,仿若一颗璀璨星辰,引得各方豪杰纷纷来投。梁山势力愈发壮大,如滚雪球一般。
那登州派,以混江龙李俊为首,麾下猛将如云。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兄弟二人,水中功夫了得,似蛟龙入水,来去自如;病尉迟孙立、小尉迟孙新,武艺高强,枪法精湛,上阵杀敌毫不畏惧;母大虫顾大嫂,性格泼辣豪爽,巾帼不让须眉;铁叫子乐和,嗓音嘹亮,一曲高歌能振人心魄;解珍、解宝兄弟,猎户出身,熟悉山林,箭术超群。他们听闻宋江威名,毅然率部前来投奔。
揭阳派亦是不甘落后,船火儿张横、浪里白条张顺兄弟掌控水路,在江上威名赫赫。没遮拦穆弘、小遮拦穆春兄弟,勇猛无畏,守护一方;催命判官李立,手段狠辣,令敌人闻风丧胆;还有童威、童猛二人,再度现身,为梁山添砖加瓦。
更有诸多散落江湖的英雄好汉,如神机军师朱武,智谋过人,排兵布阵如有神助;镇三山黄信,威震青州,令山贼胆寒;
就连隐居世外、与玉箫为伴的武松,听闻宋江上山,亦是二话不说,即刻启程赶回梁山。“武松兄弟,你回来了。”
礼知心迎上前去,眼中满是感慨。武松双手抱拳,行礼道:“礼大哥,我听闻宋江哥哥来了,心中挂念,便马不停蹄赶回来了。”礼知心望着武松,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武松对宋江忠心耿耿,一旦宋江决定招安,武松定会追随左右,义无反顾。
宋江的到来,仿若一场狂风暴雨,彻底打乱了礼知心精心布局的计划。他曾无数次幻想,凭借自己的智慧,为梁山好汉们开辟一条远离招安、通往幸福的康庄大道。可如今,随着宋江踏入梁山,那美好的愿景仿若泡沫,在阳光下渐渐消散,遥不可及。
礼知心独自坐在屋内,月光如水,洒在他孤寂的身影上。他眼神空洞,望着窗外夜色,满心无奈与悲伤。“难道我真就无力改写这既定的历史?”他喃喃自语,声音在寂静的屋内回荡,透着无尽的悲凉与不甘。
忽然,一道灵光在他脑海中闪过,仿若漆黑夜空中的一颗流星。“既然无法左右宋江的决定,那我可否另辟蹊径,改变招安之后的结局?”礼知心眼眸渐亮,仿若在黑暗中寻得了一丝曙光,心底涌起一股决绝之意。
礼知心决心放手一搏,制定全新计划。他深知,想要逆天改命,唯有充分利用自己对历史的洞察,以及对梁山好汉们的深入了解,方能在这荆棘密布的困境中寻得出路。
自此,他开始暗中留意宋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时日一久,他发现宋江虽一心向往招安,可心底对朝廷的腐朽亦并非毫无察觉。“宋江对朝廷心存幻想,却也明白其黑暗本质。”礼知心暗自思忖,“若能让他彻底看清朝廷的丑恶嘴脸,或许能动摇他招安的执念。”
于是,礼知心抓住一切时机,旁敲侧击,向宋江诉说着朝廷的腐败无能。“宋大哥,你看如今这世道,朝廷奸佞当道,忠臣良将备受打压。百姓身处水火,苦不堪言。咱们梁山好汉,以替天行道为己任,怎能与这般污浊的朝廷同流合污?”宋江听着这些话,面色凝重,虽未当场表态,可眼中亦闪过一丝思索之色,显然心中有所触动。
礼知心深知,单靠自己一人之力,想要扭转宋江的想法,无异于螳臂当车。他必须集结志同道合之士,携手共进,方有胜算。
他率先找上吴用,这位智谋超群的军师。“吴军师,你如何看待宋江大哥的招安大计?”礼知心开门见山,目光灼灼地望着吴用。吴用微微叹气,神色忧虑:“礼兄弟,实不相瞒,我对招安一事亦是心存疑虑。只是宋大哥威望极高,众兄弟对他言听计从,我不好公然反对。”礼知心微微点头,恳切地说:“吴军师,我明白你的难处。但咱们不能坐视不理,若招安成真,梁山必危。咱们携手,先劝宋大哥回心转意,若此路不通,再另谋他法。”吴用目光闪动,沉思片刻,重重点头:“好,礼兄弟,我愿与你一同努力。”
紧接着,礼知心又找到林冲。林冲遭朝廷迫害,家破人亡,对朝廷的恨意刻骨铭心。“林大哥,你对招安一事有何见解?”礼知心轻声问道。林冲眼中闪过一抹决绝,冷冷道:“礼兄弟,我林冲早对朝廷失望透顶。招安?哼,那是绝无可能!我宁愿战死沙场,也不愿再受朝廷窝囊气。”礼知心心中一喜,忙道:“林大哥,既然如此,咱们联手,想法子阻止宋江大哥招安。”林冲握紧拳头,用力点头:“好,一切听你安排!”
在礼知心的不懈努力下,越来越多的梁山好汉开始对招安一事心生质疑。众人聚在一起,议论纷纷。武松满脸困惑,问道:“礼大哥,咱们如今到底该如何是好?招安这条路,我瞅着是万万走不得。”礼知心环视众人,目光坚定,鼓舞道:“各位兄弟,咱们绝不能坐以待毙。如今局势危急,咱们唯有团结一致,群策群力,方能寻得生机。”
随后,礼知心与吴用、林冲等人一同商议,制定出一套详细计划。
其一,收集证据。他们派遣各路兄弟,暗中打探朝廷内幕,收集那些贪官污吏鱼肉百姓、结党营私的铁证。无论是官场上的黑暗交易,还是军队中的克扣军饷,只要能揭露朝廷腐朽本质的,皆一一记录在案。待证据确凿,便向宋江和众好汉展示,让大家看清朝廷的真面目。
其二,制造舆论。在梁山内部,由吴用、乐和等能言善辩之士牵头,传播反对招安的言论。讲述历史上招安的惨痛教训,剖析朝廷招安的真实目的,让兄弟们明白,招安绝非梁山的出路。通过一场场激昂的讨论、一首首振奋人心的歌谣,逐渐扭转梁山内部的舆论风向,争取更多人的支持。
其三,寻找外援。礼知心深知,若要与朝廷抗衡,仅凭梁山之力远远不够。他凭借对历史的了解,派人西处探寻其他反朝廷势力。无论是占山为王的绿林豪杰,还是被朝廷欺压的地方义军,只要有志推翻腐朽朝廷,皆可与之结盟,汇聚各方力量,共同对抗朝廷的压迫。
然而,理想很,现实却很骨感。礼知心的计划刚一开始推行,便遭遇重重阻碍。
宋江虽对朝廷的腐败有所耳闻,可多年来受正统思想熏陶,心中的招安执念根深蒂固,岂是轻易能撼动的?每当众人提及招安利弊,他总是陷入沉思,眼神中透着挣扎,却始终不愿放弃那一丝对朝廷的期盼。
而梁山内部,亦是人心各异。部分兄弟出身草莽,只图一时快意恩仇,对招安与否并不上心;还有些人畏惧朝廷威势,觉得招安或许能保一生安稳,对礼知心等人的计划暗中抵触。
“礼兄弟,你的想法虽好,可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啊。”吴用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说。林冲亦是点头赞同:“没错,这一路必定荆棘遍布,咱们必须慎之又慎,做好万全准备,方能应对各方挑战。”
礼知心望着远方山峦,心中明白,前路漫漫,艰险无比。但他眼中没有丝毫退缩之意,反而燃烧着炽热的斗志。他坚信,只要梁山好汉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定能在这黑暗乱世中,踏出一条通往光明的康庄大道,改写那既定的悲惨命运。
(http://www.bq8xsz.com/book/N6KU-5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