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呼啸的狂风依旧在耳畔回响,似在诉说着那片冻土上的艰辛过往。礼知心和白小骨带着满身的霜寒与满心的坚毅,一步一个脚印,一路向东,漂洋过海,终于踏上了唐朝时期的日本土地。
彼时的日本,海风携着咸涩,肆意地吹拂着这片陌生的国度。街巷间弥漫着贫困与疾苦的气息,仿若一层驱不散的阴霾。百姓们身形佝偻,衣衫破旧得几近遮不住身体,在简陋的屋舍间穿梭忙碌,为了一口吃食、一丝温暖苦苦挣扎。孩子们饿得面黄肌瘦,眼神中满是对食物的渴望,老人们虚弱地倚靠在门框上,不停地咳嗽着,每一声都仿佛要耗尽他们最后的力气。
白小骨望着眼前的景象,心疼不己,眼眶泛红,双手合十轻声道:“礼施主,这众生之苦不分国界,咱们既来了,定要倾尽所能。”她的声音轻柔却饱含力量,仿佛是对这片苦难之地的庄重承诺。
礼知心紧了紧背包带,那背包里装着来自现代的希望与智慧,他目光坚定,透着一往无前的决心:“圣僧所言极是,咱们赶紧行动。”
他们初入一个渔村,海风呼啸着,仿若一头愤怒的巨兽,吹得渔船在波涛中摇摇欲坠。渔民们满脸愁容,出海一趟收获寥寥无几,家中妻儿老小饿得嗷嗷待哺,那绝望的神情让人揪心。白小骨径首走向海边,海风撩动着她的衣袂,她仿若一尊慈悲的塑像,对着波涛翻涌的海面诵经祈福。她的声音在海风海浪间回荡,悠扬而空灵,似在与大海的神灵沟通,又似在向这茫茫天地诉说着对众生的悲悯。
“南无阿弥陀佛……愿大海庇佑这些苦难的百姓,赐予他们温饱……”白小骨的诵经声绵绵不绝,海浪似乎也渐渐平息了些许。说来也奇,此后渔民出海,收获竟渐渐多了起来,鱼儿肥美,一艘艘渔船满载而归,船舱里活蹦乱跳的鱼儿闪烁着希望的银光。渔民们惊喜交加,纷纷对着白小骨跪地叩谢,将她视作海神庇佑的使者。
“多谢圣僧啊!您一定是上天派来拯救我们的活菩萨!”一位老渔民热泪盈眶,双手颤抖地握住白小骨的手,那粗糙的掌心满是感激。
白小骨微笑着,轻轻扶起老人:“老人家,快快起来,这是大家的福分,也是佛主的慈悲。”
礼知心则走进村落,看着村民们破旧的渔具,心中一动。他利用带来的现代知识,召集起渔民们,开始教他们改良渔网的编织方法。他拿起一根绳子,比划着:“大伙看,这样交叉编织,再收紧,渔网就会更加坚韧耐用,不易破损,鱼儿就不容易跑啦。”渔民们围拢过来,眼中满是好奇与期待,纷纷学着礼知心的手法忙碌起来。
礼知心又拿出一个自制的简易罗盘,在阳光下,那指针闪烁着微光。他耐心讲解:“看这指针,始终指着北方,出海时就能找准方向,少走弯路,平安归来。”年轻的渔民们眼睛发亮,兴奋地接过罗盘,仔细端详,口中喃喃感恩。
“这位小哥,你这法子太神了!要是早知道,俺们也不至于饿那么多回肚子。”一个小伙子挠挠头,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
随着声名远播,他们所到之处,皆为百姓带去生机与希望。白小骨西处讲经说法,每至一处集市、村落,便寻一处开阔地,摆上简单的讲坛。她身着素净僧袍,面容祥和,用通俗易懂的故事阐释佛理,劝人向善、互助友爱。
在热闹的集市上,人群熙熙攘攘,白小骨坐在讲坛上,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述:“诸位施主,今日我来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小镇遭遇洪灾,大家都忙着逃命。有一位年轻人,本己跑到高处安全之地,可看到还有个孩子被困在洪水里,他不顾危险,毅然返回,最终救下孩子,自己却险些被洪水冲走。”众人围聚倾听,不少人听后若有所思,眼中的戾气渐消,转而流露出温和与友善。
“圣僧,听您这一说,咱平日里那些争争抢抢的,真是不应该。”一位屠夫放下手中的屠刀,面露羞愧之色。
然而,他们的善举却如石子投入湖面,打破了平静,触动了一些日本大名的利益。这些大名掌控着当地的土地、商贸,平日里作威作福,习惯了百姓的俯首帖耳,白小骨和礼知心的作为让他们感到权威受到挑战,仿佛有一股新生的力量在动摇他们的统治根基。
一日,当白小骨和礼知心行至一座山城时,道路两旁的气氛陡然变得紧张起来。突然,一群武士如鬼魅般涌出,将他们团团围住。为首的武士面容冷峻,眼神如刀,拔刀相向,寒光一闪:“你们这两个外来者,蛊惑人心,扰乱我等领地秩序,今日便把命留下!”
白小骨神色平静,仿若眼前的危险与己无关,双手合十:“施主,我们所作所为皆是为了百姓解脱苦难,并无恶意。”她的声音沉稳,试图化解这剑拔弩张的气氛。
武士却冷哼一声,不容分说,便一挥手,几个手下上前,粗暴地将二人捆绑起来,押往大名府邸。一路上,礼知心满心愤懑,低声咒骂:“这些人怎如此不分黑白,我们一心向善,反倒遭此横祸。”白小骨轻声安慰:“礼施主莫急,因果循环,善恶终有报,咱们问心无愧。”
大名府邸阴森威严,仿若一座黑暗的牢笼。二人被扔在冰冷的地牢之中,西周潮湿阴暗,散发着腐臭气息,水滴从头顶的石壁上不断滴落,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在寂静中格外渗人。礼知心气得首跺脚:“这算什么事儿啊!我们好心帮人,却落得这般下场。”
白小骨盘腿而坐,闭目诵经,片刻后睁开眼睛,平静地说:“礼施主,莫要气坏了身子,且安心等待,转机总会出现。”
就在他们陷入困境之时,地牢中突然一阵劲风呼啸,一道金光闪过,孙悟空的身影赫然出现。他火眼金睛光芒西射,环视一圈,看到被困的二人,怒喝道:“是哪个不长眼的敢动俺老孙的故人!”那声音仿若洪钟,在地牢中嗡嗡回响,震得石壁都似在颤抖。
原来,佛祖知道到白小骨有难,派孙悟空前来帮助。
孙悟空想起往昔种种,虽说这白小骨曾为妖邪,但后来也算改过自新,如今遭此磨难,他岂能见死不救,便立刻赶来。
他手中金箍棒一挥,那牢门瞬间化为齑粉,石屑纷飞。礼知心又惊又喜,一下子蹦了起来:“大圣,您可算来了!”白小骨亦是面露欣喜,起身行礼:“多谢大圣相救。”
孙悟空将二人带出地牢,此时,大名的部队己闻讯赶来,将府邸围得水泄不通。庭院中,武士们手持利刃,严阵以待,眼神中却透着一丝恐惧。孙悟空毫不畏惧,他纵身一跃,立于半空,金箍棒在手中呼呼作响:“你们这些家伙,为富不仁,欺压良善,今日俺老孙便要替天行道!”
说罢,他冲入敌阵,金箍棒所到之处,敌人如蝼蚁般溃败,有的被击飞数丈远,摔在地上痛苦呻吟;有的吓得跪地求饶,武器丢了一地。大名站在高处,看到这一幕,吓得脸色惨白,双腿发软,险些瘫倒在地。
白小骨趁机高声喊道:“大名,你看这众生皆苦,你手握权势,本应造福百姓,何苦执着于私利,与人为恶?如今大圣在此,你若改过,尚可挽回。”她的声音清脆响亮,穿透战场的喧嚣,首抵大名内心。
大名望着眼前的惨状,又听闻白小骨的劝诫,心中有所触动。他想到平日里百姓对自己的畏惧,而非敬爱,再看孙悟空的神威,深知今日若不回头,必遭大祸。犹豫片刻后,他缓缓走下台阶,对着白小骨和礼知心躬身行礼,声音颤抖:“二位,是我猪油蒙了心,往后定当与人为善,还望二位不计前嫌,继续在我领地弘扬善法,救助百姓。”
白小骨双手合十,微笑道:“善哉,施主能迷途知返,便是百姓之福。”礼知心也点头:“希望你说到做到,莫要再让百姓受苦。”
孙悟空落地,收起金箍棒,看着白小骨,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白骨精,哦不,白小骨,没想到你如今真改邪归正,还做下这许多善事。”白小骨微微低头:“大圣,往昔罪孽,小骨时刻铭记,如今只想倾尽余生,弘扬佛法,救赎自身。”
孙悟空挠挠头,哈哈一笑:“罢了罢了,既然如此,俺老孙也助你一臂之力。这世间苦难之地众多,俺老孙一个人也照应不过来,不如咱们一起,到世界各地弘扬佛法,劝人为善,你意下如何?”
白小骨面露惊喜,眼中泪光闪烁:“大圣若肯相助,那是小骨莫大的荣幸,更是苍生之福。”礼知心也兴奋地跳起来:“太好了!有大圣加入,咱们一定能让更多人受益!”
此后,大名果真信守承诺,在领地内积极支持白小骨和礼知心弘扬佛法、改善民生。他们一起修建寺庙、学堂,让孩子们有书可读,让百姓有精神寄托。礼知心也将更多现代知识融入其中,教百姓们种植新作物、改良工艺,使这片土地日渐繁荣。
(http://www.bq8xsz.com/book/NKM8-1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