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的绸缎,喜庆而热烈。
如同赵征此刻的心情。
“红星工作室。”
烫金的字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工作室的牌匾,正式挂在了北京电影学院附近的一栋小楼外墙上。
简洁大气,却又充满力量。
这是赵征梦想起航的地方。
他站在牌匾下,深吸一口气。
空气中弥漫着初春的清新气息,也带着一丝梦想的味道。
工作室内部,一片忙碌景象。
装修一新,现代简约的风格,充满了活力和朝气。
几名年轻人,正在热火朝天地布置着各自的工位。
他们是赵征工作室的第一批成员。
也是他精心挑选的,怀揣电影梦想的年轻人。
为了找到这些合适的伙伴,赵征动用了【人才搜索】功能。
系统的强大,再次让他感到惊喜。
只需设定关键词。
无数符合条件的人才信息,便如同潮水般涌来。
学历,履历,作品,特长。
一应俱全。
赵征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猎头。
在海量的信息中,精准地筛选着自己需要的人才。
效率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最终,他敲定了这几位年轻人。
有编剧专业的毕业生,文笔细腻,才华横溢。
有美术专业的学生,审美独特,充满创意。
还有摄影专业的,对镜头有着天生的敏感。
他们或许经验尚浅,但每个人眼中都闪烁着对电影的热爱和渴望。
这才是赵征最看重的。
工作室选址在北京电影学院附近,也是赵征深思熟虑的结果。
这里是电影人才的摇篮。
有着浓厚的电影氛围。
方便工作室与电影学院进行交流合作,招募更多优秀人才。
更重要的是,这里距离梦想更近。
赵征环顾西周,目光落在工作室中央的那张巨大的会议桌上。
新的征程,即将在这里开启。
他心中己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
一个比《集结号》更大胆,更宏伟的计划。
要拍一部真正能够震撼人心,能够载入影史的红色电影。
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逐渐清晰。
抗美援朝。
长津湖战役。
这几个关键词,如同闪电般击中了他。
那是一场无比残酷,又无比伟大的战役。
志愿军战士们在极寒的条件下,浴血奋战,以钢铁般的意志,击退了武装到牙齿的敌人。
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诗。
这样的故事,值得被搬上银幕。
这样的精神,需要被永远铭记。
赵征打开系统界面,心中默念。
“剧本创作。”
熟悉的界面再次出现。
这一次,他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他要创作一部关于长津湖战役的电影剧本。
为了更好地了解那段历史,赵征开始 погрузиться (dive into) 大量的历史资料中。
书籍,纪录片,回忆录。
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着,研究着。
越是深入了解,他的内心就越是震撼。
志愿军战士们在零下西十度的严寒中,穿着单薄的棉衣,吃着冻土豆,啃着冰雪。
却依然保持着高昂的斗志。
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
他们的牺牲和奉献,令人肃然起敬。
赵征的眼眶有些。
他被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事迹深深感动。
也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
他要将这段历史真实地还原出来。
他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这场战役的伟大意义。
他要用电影的方式,向那些最可爱的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工作室的首次会议。
气氛热烈而充满激情。
赵征将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做了沟通。
“我想拍一部关于长津湖战役的电影。”
他开门见山,语气坚定。
年轻人们面面相觑,眼神中既有兴奋,也有疑惑。
长津湖战役,题材宏大,场面宏伟,拍摄难度可想而知。
对于刚刚成立的工作室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导演,这个题材…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一位年轻编剧小心翼翼地问道。
赵征微微一笑,他理解大家的顾虑。
“我知道,这会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项目。”
“但正因为艰难,才更有意义,不是吗?”
“红色电影,需要创新,需要突破。”
“我们需要拍出一部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作品,一部能够让观众记住历史,记住英雄的作品。”
赵征的话语,充满了感染力。
年轻人们被他的热情所打动,心中的疑虑也逐渐消散。
“导演,我们相信你!”
“这个项目,我们一起干!”
大家纷纷表示支持。
赵征欣慰地点点头。
他知道,自己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
“电影的名字,我想好了。”
赵征的声音,带着一丝庄重。
“就叫《长津湖》。”
“致敬那些,最可爱的人。”
(http://www.bq8xsz.com/book/PFXO-2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