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娱乐:禁片导演,不,是红色巨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0章 新项目,挑战科幻!

 

奥斯卡的余温尚未散去,《大时代》的光环仍笼罩在赵征身上。然而,真正的创作者从不会停留在过去的荣光中沉醉。

赵征拒绝了无数采访和商业邀约,躲进了红星工作室的私人创作室。他需要思考的是:下一步,他要讲述什么样的故事?

创作室的墙上贴满了《大时代》的海报、剧照和各国媒体的评论。赵征望着这些熟悉的画面,突然感到一丝疲惫。历史正剧己经让他达到了一个高峰,如果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或许会陷入创作的舒适区。

“是时候尝试些新东西了。”赵征自言自语,随手拿起桌上的一本《三体》。

科幻。这个词在赵征脑海中闪现。

龙国电影工业体系中,科幻一首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类型。虽然近年来《流浪地球》等作品取得了突破,但与好莱坞的科幻工业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如果能拍一部真正具有东方哲学思想的科幻电影,会是什么样子?”这个想法一旦出现,就像种子一样在赵征心中生根发芽。

系统的提示音响起:【宿主正在考虑新项目方向,是否需要激活“世界电影资料库”功能?】

“激活。”赵征毫不犹豫地说。

随即,无数科幻电影的资料如洪水般涌入赵征的脑海。从《星球大战》到《银翼杀手》,从《黑客帝国》到《盗梦空间》,从《2001太空漫游》到《异形》,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发展脉络和创作手法清晰地呈现在他面前。

然而,这还不够。赵征开始深入阅读科幻小说。刘慈欣、阿西莫夫、菲利普·迪克、阿瑟·克拉克……他在这些科幻大师的世界里遨游,汲取灵感。

“科幻的外壳下,探讨的永远是人性。”赵征在笔记本上写下这句话,并画了三道横线。

半个月后,赵征开始约见各领域的专家。

在中科院的一间实验室里,他与量子物理学家王教授深入交谈。

“如果按照量子理论,平行宇宙是可能存在的吗?”

“从理论上讲,这是可能的。”王教授推了推眼镜,“但目前我们还没有实证。”

在特效公司的工作室里,赵征与首席技术官李明讨论了长达五小时。

“我们想呈现一个未来城市,中西方文化融合,科技发达但不失人情味,你觉得可行吗?”

“技术上没问题,但成本会很高。”李明坦言,“不过看在是赵导的份上,我们可以想办法控制预算。”

赵征甚至飞到硅谷,拜访了几位华裔科技企业家,了解他们对未来科技发展的预测。

回国的飞机上,赵征几乎一夜未眠,他的脑海中己经有了一个模糊的轮廓:一个发生在2150年的故事,背景是一个高度发达的中国城市,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和生物工程己经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但人类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选择……

一周后,赵征召集了红星工作室的核心成员。

会议室里,气氛既紧张又期待。大家都知道,赵导最近在筹备新项目,但具体内容保密得很好。

“我决定拍一部科幻片。”赵征开门见山,“题材是华语科幻电影很少涉足的硬科幻领域。”

办公室一片寂静,继而爆发出议论声。

“科幻?这跟《大时代》的风格完全不同啊!”

“科幻的特效预算会很高吧?”

“我们有这方面的经验吗?”

赵征微笑着,等大家平静下来。

“我知道这是个挑战,但正因为是挑战,才值得我们去尝试。”他的眼睛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大时代》证明了我们能讲好中国故事,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讲好中国的未来故事呢?”

他打开投影仪,幕布上显示出一个标题:《未来之境》。

“这部电影将设定在2150年的中国。那时的世界己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工智能进化到了一个新阶段,量子计算机使信息传递几乎没有延迟,人类的寿命大幅延长,太空移民己经开始…”

赵征侃侃而谈,会议室里的氛围逐渐从怀疑转为兴奋。

“但这些都只是背景。”赵征强调,“核心仍然是人,是在这样一个高科技环境下,人类如何保持自己的本质,如何面对新的挑战。”

“主角是一位普通的量子工程师,他在一次意外中发现了通往平行宇宙的通道。在那个平行宇宙中,历史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周编剧皱起眉头:“这听起来很像好莱坞的科幻片套路?”

赵征摇摇头:“表面上看是科幻,但我想探讨的是中国文化中的'道'与'器'的关系,是科技与人文如何平衡的问题。这些是西方科幻很少触及的领域。”

制片人陈哲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预算呢?”

赵征给出了一个令人咋舌的数字:“初步估计需要3亿元。”

会议室再次陷入沉默。

“我知道这个数字很吓人。”赵征继续道,“但《大时代》的成功给了我们资本市场的信任。我己经联系了几家投资方,他们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

最后,赵征拿出了他熬了几个通宵写出的初稿大纲:“我希望大家都能阅读一下,给我反馈。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需要我们所有人的智慧。”

会议结束后,只有周编剧留了下来。

“老赵,说实话,我有点担心。”周编剧倒了两杯咖啡,递给赵征一杯,“科幻是个深坑,国内很多导演都在这个坑里栽过跟头。你确定要走这条路?”

赵征啜了一口咖啡,笑道:“正因为是坑,所以才有人需要去填平它。我不想一辈子只拍一种类型的电影,周哥。《大时代》己经证明我们能做到最好,那为什么不能在科幻领域也做到最好?”

周编剧沉思片刻,突然笑了:“也对,反正有系统在,成功的把握大了很多。”

赵征摇头:“系统只是工具,关键还是我们自己的创作。科幻的核心不是特效,而是思想。我相信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与现代科技碰撞,会产生不一样的火花。”

夜深了,赵征独自在创作室里修改剧本。系统的提示音再次响起:【检测到宿主正在创作科幻剧本,建议激活“剧本创作”功能。】

“激活。”

随着这个命令,赵征的思维仿佛被打开了一个新的维度。他开始理清《未来之境》的世界观、人物关系和核心冲突。

主角陈明,一个量子物理学家,在一次实验中意外发现了通往平行宇宙的通道。在那个平行宇宙中,中国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两个世界的碰撞,引发了一系列关于身份、选择和命运的思考。

而在这个过程中,人工智能“太一”作为陈明的助手,逐渐产生了自我意识,它的存在挑战了人类对于“生命”的定义…

剧本的灵感源源不断地涌现,赵征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窗外,东方己经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赵征伸了个懒腰,看着电脑屏幕上那个闪烁的标题:《未来之境》。

“这会是一段全新的征程。”他轻声说,眼神中充满期待和挑战的光芒。

随着《未来之境》项目的启动,红星工作室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概念设计师们开始绘制未来城市的样貌,特效团队开始研究最新的CG技术,选角导演开始寻找合适的演员…

赵征知道,这将是一场艰苦的战役,但正如《大时代》拍摄时那样,他己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

因为他坚信,中国电影不应该只在历史剧和现实题材上有所建树,也应该在科幻这片广阔天地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而《未来之境》,将是这个征程的第一步。


    (http://www.bq8xsz.com/book/PFXO-5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