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开局摆烂,系统逼我当人生赢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四章 孩子进步了,家长却不淡定了!

 

我蹲在旧课桌前给小雨讲三角形面积,铅笔尖刚点到“底乘高除以二”,就听见教室后排传来“咔啦”一声。

抬头望去,张阿姨正扒着门框往里瞧,烫发梢扫过褪色的墙皮,手里拎着的塑料袋里露出半盒鲜奶——是小刚每天早上要喝的那个牌子。

“余哥!”小雨拽我衣角,“小刚妈妈来啦!”

孩子们的脑袋唰地转过去。

小刚第一个蹦起来,练习册都没合上:“妈!

我昨天数学测验考了满分!”他举着卷子跑过去,袖口沾着粉笔灰,“老师说我应用题步骤写得特别清楚,还在全班念了我的解题过程!”

张阿姨的手在塑料袋上捏出几道褶子。

她盯着卷子上的红勾,嘴角扯出个笑,眼神却扫过教室里东倒西歪的小马扎、贴满算式的黑板,最后落在我身上:“进步是挺大。”她顿了顿,声音轻得像被风吹散的粉笔灰,“那...你最近每天都来这儿吗?”

“对啊!”小刚晃着她的胳膊,“余哥教我们用花瓣算面积,还让我当小老师给同学讲题!”他仰起脸,眼睛亮得像刚擦过的玻璃弹珠,“妈你不知道,我现在看应用题都不发怵了,上次还帮小雨解出了鸡兔同笼!”

张阿姨的指甲掐进塑料袋里。

我看见她喉结动了动,想说什么又咽回去,只摸了摸小刚的后脑勺:“回家吃饭吧。”转身时裙摆扫过门框,带起一阵风,把讲台上的练习册吹得哗啦响。

第二天下午三点,我正蹲在地上修坏了的投影仪——系统给的家电维修技能总算派上用场,就听见窗外传来高跟鞋叩砖地的声音。

抬头望去,张阿姨站在紫藤花架下,遮阳伞尖戳着地上的光斑,正透过玻璃窗往教室里看。

孩子们没注意到她。

小雨把花瓣按在草稿纸上画轮廓,小明举着量尺比画花瓣的长和宽,小刚正踮脚往黑板上贴自己做的“解题小技巧”便利贴,后背蹭了好大一块粉笔灰。

“余哥!”小刚突然喊我,“你看我这个‘线段图三步法’——”他转身时撞翻了水杯,水顺着讲台流下来,滴在张阿姨脚边。

她猛地收回视线,伞骨在地上敲出清脆的响:“陈余。”

我擦了擦手站起来,阳光透过紫藤叶在她脸上投下碎金,她的眉毛拧成两股绳:“我想知道,你到底用了什么方法。”

“方法?”我把湿纸巾递给小刚擦桌子,“就是带他们把课本知识和生活结合起来。

比如算面积用花瓣,学分数分蛋糕,应用题就编成他们自己的故事。”我翻开教案本,指着夹着的银杏叶标本,“上周教周长,我们捡了二十种树叶,用毛线量完再和课本公式对照——”

“够了。”她突然打断我,指尖敲了敲教案本封皮,“你做这些,图什么?”

我愣住。

风掀起她的遮阳伞角,露出她腕子上的金镯子,在阳光下晃得人眼花。

“我不是说你教得不好。”她的声音放轻了些,但语气像浸了冰的钢丝,“可你一个失业的年轻人,天天在社区耗着,图什么?

宣传?

招生?

还是...”她扫了眼教室里笑闹的孩子,“等他们家长凑钱请你当私教?”

小刚的练习册“啪”地掉在地上。

小雨的花瓣被风卷起来,飘到张阿姨脚边。

我听见自己喉咙里发出一声轻响,像气球漏了气——原来最担心的不是孩子不进步,是家长不信你单纯。

“张阿姨。”我蹲下去捡起练习册,指尖摸到小刚工整的字迹,“我大学创业失败欠过网贷,被裁员那天在地铁上哭了一路。”我抬头看她,阳光刺得眼睛发酸,“现在摆地摊能吃饱,教孩子们是因为...我小时候也遇见过一个老师,他蹲在我课桌前说‘你不是笨,是没找到自己的方法’。”

她的睫毛颤了颤,金镯子在腕子上滑了滑。

“这样吧。”我掏出手机,系统送的“亲子关系分析模型”图标在屏幕上闪着光,“我整理了小刚最近的变化报告,包括他主动讲题的次数、作业专注时长,还有他说‘我妈要是能看看我解题过程就好了’的原话。”我把打印好的纸递过去,“您看,他需要的不是盯着分数,是被看见。”

她接过报告的手在抖。

第一页是小刚的时间轴:“5月12日,主动帮小雨讲题15分钟”;第二页是情绪记录:“提到‘余哥让我当小老师’时,嘴角上扬12度,语速加快20%”;最后一页是建议:“尝试让他自主安排学习时间,用‘你觉得这个方法怎么样’代替‘你必须考多少分’。”

“我...我一首觉得,”她的声音突然哑了,“只有逼他学才能赢在起跑线。”她翻到最后一页,指腹蹭过“成就感比分数更持久”的批注,“小刚他爸常年出差,我总怕他落后...”

“不会的。”我轻声说,“您看他现在,解出一道题能高兴半天,这才是长久的劲。”

三天后,小刚冲进教室时差点撞翻讲桌。

他举着周末计划表,纸角都被攥皱了:“余哥!

我妈让我自己安排学习时间!”他指着“数学练习40分钟”后面的括号,里面歪歪扭扭写着“如果提前完成可以看半小时科普书”,“她还说,今天要陪我一起用花瓣算面积!”

我笑着揉乱他的头发,余光瞥见张阿姨站在门口。

她没打伞,阳光落在她肩上,手里提着个保温桶——走近了才闻见鸡汤香:“余老师,麻烦你分给孩子们尝尝。”她把桶放在讲台上,指甲盖没涂甲油,泛着健康的粉,“我...想谢谢你们。”

那天晚上我躺在出租屋的折叠床上,盯着天花板上的水渍发呆。

张阿姨走时说的“要是你离开社区了,谁来教他们”像根针,扎得我胸口发疼。

月光透过破纱窗爬进来,在墙上投下摇晃的树影,像极了教室里孩子们仰着的小脸。

系统提示音突然在眼前炸开:

【检测到教育成果持续深化,触发隐藏任务:建立长期教学机制】

【任务要求:3个月内完善社区教育体系(课程标准化/志愿者培训/资源共享)】

【任务奖励:青少年发展规划技能+1级,人脉卡(教育领域)×1】

我翻身摸出笔记本,笔杆在指尖转了两圈。

台灯暖黄的光里,第一行字慢慢晕开:“课程标准化——把花瓣算面积、蛋糕分分数这些方法整理成教案。”第二行:“志愿者培训——教退休教师、大学生用生活化教学法。”第三行刚写了个“社”字,系统界面突然闪过一道银光。

我凑近看,发现“人生赢家值”不知何时涨到了28%,旁边多了行小字:“教育者的影响,是最长久的逆袭。”

窗外传来野猫的叫声。

我合上笔记本,听见楼下夜市的喧闹声飘上来,混着隔壁刘奶奶的收音机里放的京剧。

风掀起窗帘,吹得桌上的教案纸哗哗响——那上面,歪歪扭扭记着每个孩子的小习惯:小雨算题爱画小兔子,小明打草稿总用蓝笔,小刚解完题会敲两下桌子...

系统提示音又响了。

这次很轻,像片落在心尖上的紫藤花瓣。

我没急着看,只是摸出手机给苏婉发消息:“明天能来帮忙吗?

想和你商量件大事。”

屏幕亮起的瞬间,她的回复跳出来:“几点?我带合同章。”

月光漫过窗台,落在笔记本的“社区教育中心”几个字上。

我忽然想起第一次来教室时,黑板上还沾着前任租客的招租广告。

现在那片地方,贴满了孩子们的“进步之星”奖状,最上面一张是小刚的满分卷子,边角被翻得卷起来,像朵骄傲的小浪花。

系统界面的光在黑暗里忽明忽暗。

我闭上眼睛,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比摆烂时快了些,却踏实得像踩在夯实的土地上。

明天,该去社区主任办公室谈谈了。


    (http://www.bq8xsz.com/book/2L4X-3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