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公巫臣下葬那日,绛邑的雪停了。巫礼穿着素色的麻裙,怀里紧紧抱着那根鸠杖,杖头的玉蝉被她得温润发亮。送葬的队伍行至桑田时,她忽然停下脚步,将一枚桑果放在坟前——那是父亲生前最爱的水果。
夏姬站在墓前,看着石碑上“晋故大夫申公巫臣之墓”的字样,手中的素纱巾己被泪水浸透。礼知心站在她身侧,望着远处楚国的方向,想起申公巫臣临终前的托付。风卷起墓前的纸灰,像一只只黑色的蝴蝶,飞向天际。
三日后的巫咸馆,青黛正在收拾申公巫臣的遗物。她从木箱底层翻出一件残破的楚式铠甲,甲片上还留着绕角之战的血渍。夏姬接过铠甲,指尖触到内侧刻的“巫”字,忽然想起申公巫臣第一次穿它时,曾笑着说:“穿上这个,楚人见了都要绕着走。”
“母亲,”巫礼抱着鲁班锁进来,眼睛还是红肿的,“这是父亲的兵书吗?”她指着案上那卷“楚地山川图”。
夏姬放下铠甲,将女儿揽入怀中:“这是你父亲留给你的‘地图’,以后你想去楚国看桃花,就按着这个走。”她知道,申公巫臣刻在图上的,何止是山川。
礼知心走进来,看见案上的铠甲,想起申公巫臣曾说:“楚甲重而不坚,晋甲轻而利,这就是楚败于晋的原因之一。”“公主,”他轻声道,“君上让我来问问,申公的后事可有需要帮忙的?”
夏姬摇摇头,将山川图递给礼知心:“申公说,这图给你最有用。”她看着礼知心,“徵舒以后,还要劳烦公子多教导。”
礼知心接过图,上面的朱砂己有些褪色,却依然清晰。“公主放心,”他看向巫礼,“徵舒天资聪颖,以后必成大器。”
巫礼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我要像父亲一样,做个能保护母亲和礼伯伯的人。”她举起鲁班锁,“这个我解开了!”
礼知心笑了,想起申公巫臣说的“徵舒有将才”。“好,”他蹲下身,“那我教你看这地图,上面的‘陉山’,就是你父亲打败子反的地方。”
接下来的日子,巫礼开始跟着礼知心学习兵法。她坐在桑田边,用树枝在地上画着“方阵”,夏姬则在一旁晾晒草药,偶尔抬头看看,眼中既有欣慰,也有担忧。
这日,礼知心带来消息,说吴王寿梦派使者来晋,商议共同伐楚。“吴国?”夏姬正在捣药,闻言停了手,“他们不是一首被楚国欺负吗?”
“此一时彼一时,”礼知心展开山川图,指着东南方向,“吴王寿梦贤明,又得晋国相助,正是伐楚的好时机。”他顿了顿,“只是朝堂上……”
夏姬看着他欲言又止的样子,知道他为难。晋国内部,郤至和栾书一首忌惮礼知心的功劳,如今吴王来盟,正是他们发难的好时机。
“公子万事小心,”夏姬递过一杯桑仁粥,“徵舒今天学会了‘八阵图’呢。”
礼知心接过粥,看见巫礼躲在门后偷看,脸上露出笑容:“是吗?那我得考考她。”
巫礼被发现,红着脸跑出来:“礼伯伯,我还会背《孙子兵法》呢!”
礼知心哈哈大笑,暂时忘了朝堂的烦恼。他看着巫礼亮晶晶的眼睛,想起申公巫臣的遗愿,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吴王的使者到绛邑那日,礼知心正在教巫礼辨认地图上的“居巢”。忽然听见前院传来喧闹声,青黛匆匆进来:“公子,郤至大夫来了,说是……”
“说是要查吴王使者的‘诚意’,”礼知心放下地图,眼中闪过一丝冷芒,“徵舒,你先跟母亲回房,我去去就来。”
巫礼看着他严肃的样子,乖乖点头。夏姬握住女儿的手,望着礼知心离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她知道,申公巫臣的死,让礼知心在晋国更孤立了。
礼知心来到前院,看见郤至正指着吴王使者大声呵斥。“郤至大夫,”他走上前,声音平静,“吴王派使者来盟,是晋楚争霸的大事,何必如此?”
郤至转过身,脸上带着嘲讽:“大事?我看是某人想借此邀功吧!”他指了指礼知心,“别忘了,申公巫臣刚死,你就急着联吴伐楚,安的什么心?”
礼知心看着他,忽然笑了:“大夫若是怀疑我与楚有私,不妨去搜我的书房。至于联吴伐楚,是君上的意思,也是申公巫臣的遗愿。”他提起申公巫臣,郤至的脸色果然变了。
就在这时,晋景公的使者到了:“君上有旨,宣礼知心卿与郤至大夫即刻进宫,商议联吴伐楚之事。”
礼知心看了郤至一眼,跟着使者走了。他知道,这场朝堂之争,才刚刚开始。而他肩上,不仅担着晋国的霸业,还有申公巫臣未竟的遗志,和那个抱着鸠杖等他回家的小姑娘。
巫咸馆内,巫礼正在用小刀在鸠杖上刻字。夏姬走近一看,上面歪歪扭扭地刻着“父志”两个字。“徵舒,”她轻声道,“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你父亲的志向了。”
巫礼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知道,父亲想让楚国不再打仗,对吗?”
夏姬点点头,泪水再次模糊了视线。她看着女儿认真的样子,仿佛看见申公巫臣的影子。也许,申公巫臣的死,不是结束,而是另一种开始。
(http://www.bq8xsz.com/book/2U8Z-2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