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礼知心与夏姬的传奇故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1章:姑苏殿赏封疑云,笠泽岸习战惊鸿(江苏苏州、吴江)

 

赤壁之战的余烬未冷,姑苏台的庆功宴己摆开九十九鼎。吴王寿梦将鱼肠剑悬于殿中,剑身的血纹在烛火下化作流动的金红,仿佛仍在燃烧楚师的战船。礼知心扶着夏姬步入大殿时,巫礼正蹲在丹陛上,用算筹复原着云梦泽的水战地形,引来季札的驻足微笑。

“礼卿之功,当封‘棠邑’(江苏南京六合)。”寿梦举起青铜爵,目光却扫过阶下的公子们——除了重伤的公子光,其余西子皆按剑而立,腰间玉佩碰撞出冰冷的声响。他指向殿外,“寡王己命人在笠泽(江苏吴江)筑城,就请礼卿……”

“君上,”夏姬忽然上前,展开手中的织锦,“下臣妾有一图,或可助吴王强军。”锦缎上用吴地“断发纹身”的技法,绣着排列成雁形的战船,船头标着“连弩”“火油”等字样,正是礼知心改良的水军阵法。

巫礼见状,连忙捧起鱼肠剑鞘,鞘底暗格弹出一枚铜锥:“父亲说,用这个在船底刻‘水纹’,行船更快。”她想起在太湖操练时,礼知心用现代流体力学知识讲解船底弧度,小脸上满是自信。

寿梦接过铜锥,指尖触到锥头的隼纹,忽然大笑:“好!好一个‘水纹锥’!”他将锥子抛给工正(掌管百工的官员),“按此锻造,每船必刻!”目光却再次落在礼知心身上,“礼卿,棠邑水草丰美,正适合操练水军。”

礼知心躬身领命,却感觉到夏姬的指尖在袖中轻轻一颤。他想起公子光背叛时,寿梦那迟来的援军——老吴王并非信任他,只是借他之手除掉了功高震主的公子光,如今封赏棠邑,名为重用,实为流放。

宴会过半,巫礼捧着漆盘为寿梦斟酒,忽然瞥见殿柱后闪过一抹玄色。她想起黑冰台的刺客,小手一抖,酒液洒在寿梦的狐裘上。“放肆!”右公子掩(吴王之子)拔剑欲击,却被寿梦抬手制止。

“小囡不怕,”老吴王擦着狐裘,眼中却无笑意,“你父亲教你的‘水纹锥’,可愿教寡王的孙儿?”

巫礼看着寿梦指间的玉扳指,那扳指的纹路与申公巫臣的鸠杖如出一辙,忽然福了一礼:“可孙儿需先学‘鸱夷子皮’的故事。”她想起季札讲的吴人祖先,“我们吴人,不该学楚人的‘熊首’。”

殿内瞬间寂静,连烛火都似在屏息。寿梦盯着巫礼脖子上的鸱夷玉佩,那是公子光所赠,如今却成了最锋利的谏言。礼知心握住夏姬的手,感觉到她掌心的冷汗——女儿无意间触碰到了吴国王室最深的禁忌。

三日后的笠泽岸边,巫礼蹲在新筑的城墙上,用树枝画着战船。礼知心教她的“流线型”船身被吴地工匠嘲笑为“怪鱼”,此刻却有数十艘怪鱼状的蒙冲正在试水,船头的“水纹锥”刻痕在阳光下闪着银光。

“父亲,你看!”巫礼指着水面,一艘怪鱼船竟比传统吴船快了三个船身,“他们说像‘何罗鱼’,一个头十个身子!”

礼知心看着女儿兴奋的小脸,想起在郑国时她玩的鲁班锁。夏姬提着食盒走来,盒中是新做的“吴式烤鱼”,鱼腹里塞满了郑国的花椒。“季札公子派人来说,”她压低声音,“楚使正在郢都散播谣言,说你用‘妖剑’惑乱吴国。”

话音未落,岸边忽然传来惊呼。巫礼的怪鱼船不知何时漂到了深水区,一个浪头打来,船身竟稳稳侧立,如鱼跃水面——这正是礼知心根据后世“龙舟竞渡”原理设计的抗风浪结构。

“这……这是神船!”老工匠扔下斧头,对着怪鱼船叩拜。正在岸边巡视的季札见状,抚掌赞叹:“礼卿此船,可破楚国的‘横江锁’了!”他展开竹简,上面是吴王寿梦的御笔:“命礼知心为‘水师监军’,巫礼……为‘观风女史’。”

巫礼捧着任命书,上面的“观风”二字让她想起夏姬教的《诗经》。她忽然指向天空:“父亲,你看那云,像不像‘西陆风’的前兆?”天边的云彩果然聚成漏斗状,正是礼知心教她辨认的风暴云。

夏姬看着女儿自信的模样,想起在陈国株林时她抱着鸠杖的胆怯。礼知心接过任命书,发现背面用密蜡写着季札的提醒:“寿梦病重,公子们争位,棠邑不可去。”他望向姑苏台的方向,那里的鸱夷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却透着一股风雨欲来的萧索。

深夜的笠泽城,巫礼抱着鱼肠剑入睡,剑身忽然发出清鸣。她惊醒时,看见窗纸上映着两个黑影——是楚国的黑冰台刺客!礼知心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徵舒,用‘鸳鸯阵’!”

巫礼握紧鱼肠剑,想起父亲教的阵法,猛地推开窗户,将剑鞘掷向左侧刺客。同时,夏姬的身影从房梁跃下,手中的银梭首刺右侧刺客的手腕——那是她用织锦技法改良的“飞燕投梭”。

“好个女织男耕!”为首的刺客摘下面罩,竟是楚国左尹子辛。他看着鱼肠剑上重新泛起的血纹,想起赤壁之战的惨败,“礼知心,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礼知心挥剑挡在妻女身前,却听见巫礼大喊:“父亲,看风!”她指向窗外,笠泽的风向果然突变,风暴云正急速逼近。子辛一愣的瞬间,礼知心的剑己划破他的咽喉。

风暴席卷笠泽时,礼知心抱着巫礼,夏姬举着风向旗,三人站在城头看着黑冰台刺客的尸体被风浪卷走。巫礼忽然指着远处的火光:“父亲,是姑苏台!”

火光中,鸱夷旗颓然倒下,取而代之的是公子光余党竖起的“熊首”旗。礼知心握紧鱼肠剑,剑身的血纹与远处的火光共振,仿佛在预告着吴国即将到来的内乱。夏姬将风向旗系在巫礼腰间,那旗子在风暴中猎猎作响,像一面不屈的战旗。

“我们去哪?”巫礼的声音被风吹散。

礼知心望着风暴中的笠泽,想起申公巫臣的帛书:“吴地非久留之所。”他指向东南方的大海:“去一个没有战争的地方,一个……叫‘越’的地方。”

夏姬握住他的手,感觉到鱼肠剑的剑柄正在发烫。巫礼抱紧父母,看着鱼肠剑上重新流动的血纹,忽然明白,赤壁的火只是开始,真正的战争,将在那片名为“越”的土地上,以另一种方式燃烧。而她脖子上的鸱夷玉佩,正与鱼肠剑的血纹形成新的共鸣,预示着一个属于她的时代,即将在风暴中拉开序幕。


    (http://www.bq8xsz.com/book/2U8Z-3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