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礼知心与夏姬的传奇故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2章:会稽山阴教筑术,檇李城头识卧龙(浙江绍兴、嘉兴)

 

越国的梅雨来得缠绵,将会稽山(浙江绍兴)染成一片黛色。礼知心牵着巫礼的手,踩着被雨水泡软的蕨类植物,看着远处依山而建的“木客大冢”——那是越人祖先的悬空墓葬,棺木用藤条吊在悬崖上,如同栖息的巨鸟。

“父亲,越人真的会‘鸟葬’吗?”巫礼指着悬崖上的棺木,手中的鱼肠剑鞘蹭着湿漉漉的岩壁,鞘上的隼纹被雨水冲刷得格外清晰。自离开吴国,这把剑便再未出鞘,唯有在黑冰台刺客逼近时,剑身才会发出清鸣。

“不是鸟葬,是‘悬棺’。”礼知心用匕首削开挡路的荆棘,匕首柄上刻着申公巫臣的“隼”纹,“越人信‘飞鸟引魂’,认为棺木离天越近,灵魂越能归乡。”他想起在楚国见到的“魂幡”,忽然停下脚步——前方的竹林里,正传来青铜器碰撞的声响。

夏姬拨开雨帘,看见十几个越人正用石斧砍伐樟树,他们的断发文身上涂着朱红图腾,腰间挂着形状奇特的“句鑃”(越式青铜乐器)。为首的青年突然转身,手中青铜剑的形制竟与鱼肠剑有七分相似,只是纹饰更为古朴。

“你们是何人?”青年的越语带着浓重的鼻音,却能听懂中原话。

礼知心注意到他手腕上的“蛇形”手环——那是越王允常的标志。“在下礼知心,从吴国来,欲见越王。”他松开巫礼的手,示意她取出申公巫臣的玉蝉,“此乃楚国故臣申公巫臣之物,曾助吴王破楚。”

青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收剑行礼:“在下范蠡,忝为越王少傅。”他指向身后的悬崖,“寡君正在‘鸟舌岩’祭天,诸位可随我来。”

鸟舌岩的祭台上,允常正用骨刀剖开龟甲,巫礼看见他脚下的“越式鼎”,鼎足竟是三只相扣的鸱夷。夏姬将织有“越式几何纹”的帛巾铺在祭台,帛巾边缘用郑国产的“蓝草”染成靛色,与越人的朱红图腾形成奇妙的和谐。

“郑女?”允常放下骨刀,盯着夏姬手中的银梭,“寡君曾闻,郑女善织,可织出‘风云变幻’?”

“可织‘天时地利’。”夏姬展开帛巾,上面用越人“断发”的技法,绣着会稽山的等高线,“山阴(浙江绍兴)宜筑‘曲尺城’,既可防水患,又能藏兵。”她想起在吴国改良的船坞技术,“若在三江口(浙江宁波)建‘船宫’,越船可首抵琅琊(山东青岛)。”

允常的目光转向礼知心,他正用匕首在岩壁上刻画“夯土法”——将红土与白膏泥分层夯实,可筑成坚不可摧的城墙。巫礼则捡起地上的龟甲碎片,用鱼肠剑鞘在上面刻着“榫卯”符号,那是礼知心教她的建筑节点。

“好!”允常突然击节赞叹,“礼卿教我筑城,夫人教我织锦,小囡……”他看着巫礼刻的榫卯图,“教我越人‘木作’!”他解下腰间的“鸠杖”,杖头竟是越人图腾“太阳鸟”,“寡君赐你们‘畴无余’邑(浙江杭州),就在檇李(浙江嘉兴)城头。”

三日后的檇李城头,巫礼蹲在 newly built 的夯土墙下,用算筹计算着箭楼的间距。礼知心设计的“马面”(突出城墙的敌台)让越兵啧啧称奇,而夏姬改良的“竹筋墙”——在夯土中加入竹片,竟比吴地的石墙更坚固。

“父亲,”巫礼指着远处的稻田,“越人说稻穗垂头才,就像你教我的‘满招损,谦受益’。”她想起在吴国时季札的教导,小脸上满是认真。

礼知心抚摸着女儿的头,看见她发间别着越女送的“檇李花”,忽然想起申公巫臣的桑田。夏姬提着食盒走来,盒中是用越人“石板烤”技法做的麦饼,夹着郑国的肉酱。“范蠡大夫派人来说,”她压低声音,“楚国细作己到檇李,伪装成‘断发纹身’的越人。”

话音未落,城头的“望楼”突然传来警报。礼知心冲上城头,看见数十艘楚国“躲艎”战船正顺江而下,船头站着的黑冰台刺客,脸上的刀疤在阳光下格外刺眼。巫礼举起鱼肠剑鞘,对着太阳折射出信号光——这是她发明的“日光传讯”,远处的“船宫”立刻升起了红色信号旗。

“来得好!”礼知心按下城头的“机关”,檇李城头突然伸出无数竹制“狼牙拍”,拍面上涂着越人秘制的“鱼胶”,楚兵的攀爬钩刚搭上城墙就被粘住。巫礼则指挥越兵将“檇李”砸向敌船——熟透的檇李裹着石灰,击中楚兵后双目失明。

“这是……妖法!”楚国主将挥剑砍断狼牙拍,却见礼知心站在城头,手中高举申公巫臣的山川图。图上的“檇李”标记旁,用朱砂写着:“越人善用草木,可破楚械。”

夏姬在城垛后展开织锦“气象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丝线标注着风向。“西风起!”她大喊着,巫礼立刻将浸过松脂的檇李枝抛向敌船,顺风而下的火团瞬间点燃了楚船的帆索。

激战至黄昏,楚国战船败退,江面上漂浮着无数檇李和楚兵的尸体。允常的“太阳鸟”旗在城头升起,范蠡捧着铜爵走来:“礼卿,夫人,小囡,此战胜得蹊跷,楚兵似知我军虚实。”

礼知心看着江面上漂浮的“熊首”旗,想起公子光的背叛,心中一凛。巫礼却捡起一枚楚兵遗落的“郢爰”(楚国金币),金币背面刻着细微的“隼”纹——那是黑冰台的标记。“父亲,”她举起金币,“他们还会来的,对吗?”

礼知心接过金币,感觉到上面残留的体温。他想起在吴国时季札的预言:“越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而楚国的黑冰台,显然也盯上了这片尚未崛起的土地。

夏姬将染血的气象图收入织箱,箱底压着申公巫臣的帛书:“越为禹后,民心坚韧,可成大业。”她看向檇李城外的稻田,越人正在收割新稻,歌谣声此起彼伏。“或许,”她轻声道,“我们不该再逃了。”

礼知心握住妻女的手,看着夕阳将檇李城头染成金色。巫礼的鱼肠剑鞘在余晖中闪着光,鞘上的隼纹与允常的太阳鸟图腾遥相呼应。他忽然明白,申公巫臣的遗愿,或许不在伐楚复仇,而在这片充满生机的越地,培育出足以终结乱世的力量。

深夜的檇李城头,巫礼抱着鱼肠剑入睡,忽然听见剑身轻鸣。她惊醒时,看见窗外站着个少年,断发文身,腰间挂着磨得发亮的“越王剑”雏形。“你就是礼巫?”少年的越语带着傲气,“我叫勾践,父亲说你能教我‘破楚之术’。”

巫礼握紧鱼肠剑鞘,想起父亲说的“止戈为武”。她看着勾践眼中燃烧的野心,忽然想起赤壁之战的火光。“可以,”她将剑鞘递过去,“但你要先学会,剑不仅能杀人,还能……种树。”

勾践愣住了,看着剑鞘上的隼纹,又看看巫礼认真的小脸。远处的会稽山传来猿啼,与檇李城头的更鼓交织,仿佛在预告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在这个少女与未来越王的相遇中,悄然开启。而礼知心和夏姬站在城头阴影处,看着女儿与勾践的交谈,知道他们的逃亡之路己经结束,新的使命,正在越地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http://www.bq8xsz.com/book/2U8Z-3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