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礼将最后一缕鲛绡缠上船头的鸱夷木雕时,东海的季风正掀起三丈高的浪头。她脚下的“越洋号”甲板刻着申公巫臣的隼纹与倭国“八重樱”的交缠,船身十二道水密隔舱里,码放着用磁石线缝制的“防鲨网”——这是她根据《山海经》“鲛鱼畏磁”的记载改良的海航秘术。
“女圣,”随船的越式女官捧着贝壳罗盘,盘心的磁石勺正剧烈震颤,“罗盘指向……海底有玄铁!”
巫礼望着汹涌的海面,鱼肠剑鞘突然发出蜂鸣——鞘身浮现出申公巫臣的战船虚影,船头撞碎的正是黑冰台特制的“玄铁鲨”。她想起临行前礼知心的告诫:“黑冰台余党遁入倭岛,必以玄铁机关阻我海航。”
越洋号突然剧烈颠簸,船底传来金属刮擦声。巫礼掀开甲板暗格,抽出藏在锦匣中的“水纹剑”——这是用鱼肠剑鞘残料锻造的分水刃,剑身刻着越式漩涡与倭国“波千鸟”的融合纹。“放‘引鲨鳔’!”她将浸过鲛人油的皮囊抛入海中,黑色油花瞬间引来数十条巨鲨,却在靠近船身时被磁石网弹开。
“是女圣的‘磁鲨阵’!”女官们欢呼着转动船舵,越洋号借着鲨鱼冲撞的浪力,竟比寻常海船快了倍余。巫礼站在桅杆上,看着海面上浮现的玄铁机关残骸,忽然指向远处的火山岛:“那就是‘邪马台’(日本九州),黑冰台的玄铁矿应该就在……”
话音未落,火山口喷出青蓝色火焰——黑冰台首领“玄衣”站在悬崖上,手中握着能操控玄铁的“磁石杖”。他脸上的刀疤在火光中扭曲如蛇,身后的倭国奴隶正搬运着刻有熊首纹的玄铁炮。“礼巫!”他的声音被海风撕碎,“当年没烧死你,今日就让你葬身海底!”
巫礼举起水纹剑,剑身与鱼肠剑鞘共振,竟在海面斩出一道冰墙。玄铁炮的弹丸撞在冰墙上,被磁石网吸得粉碎。她想起在越宫织过的“倭国地形图”,剑尖指向火山侧麓的紫竹林:“那里有‘天然磁矿’,可破玄铁机关!”
越式女官们立刻抛出“磁石锚”,锚链勾住紫竹林的磁矿脉,越洋号猛地转向,船身的磁石网与地下矿脉形成强大磁场。玄衣的磁石杖突然失控,玄铁炮纷纷沉入海底。巫礼抓住时机,将绣着“邪马台密道”的越锦风筝射向悬崖——风筝线浸过鲛人胶,竟粘住了玄衣的手腕。
“收线!”巫礼大喊着,女官们转动绞盘,越锦风筝如活物般卷住玄衣。他身后的倭国女王卑弥呼突然举起蛇形权杖:“住手!黑冰台骗我说越人是‘海妖’!”她看着越锦上绣的“稻作图”,想起巫礼随船带来的占城稻种,“我们只要种子,不要战争!”
三日后的邪马台宫,巫礼将越锦“农耕图”铺在熊首纹的玄铁案上,图中用鲛人丝绣着越地稻作与倭国渔猎的交融。卑弥呼抚摸着图上的“太阳鸟”纹,忽然解下蛇形权杖上的“八重樱”玉:“此玉传自徐福(假设此时己存在),说能‘沟通海神’。”玉坠与鱼肠剑鞘共振,竟映出东海海底的玄铁矿脉图。
“原来如此!”巫礼看着矿脉图,想起申公巫臣帛书中的“海神祭”,“黑冰台谎称‘海神需玄铁献祭’,实则独占矿脉!”她将水纹剑插入案心,剑身爆发出蓝光,将玄铁案上的熊首纹斩为稻穗纹。
卑弥呼震惊地看着变形的玄铁,忽然跪地行礼:“越女真乃‘天照大神’使者!卑弥呼愿率倭国归附,共开海道。”她身后的黑冰台余党面面相觑,手中的玄铁兵器竟被鱼肠剑鞘的磁场吸得脱手。
深夜的邪马台港,巫礼将玄衣的磁石杖熔铸成“开海鼎”,鼎身刻着越式“互市”与倭国“贸易”的交缠纹。鱼肠剑鞘发出悠长的鸣响,与鼎身的纹路共振,化作一道光流入海,惊起无数鲛人献珠。她知道,这是申公巫臣的遗愿在海外达成——当越锦连通倭岛,玄铁化为农具,乱世的烽烟终将消散于七海之外。
礼知心的船队抵达琅琊(山东青岛)时,正看见越洋号甲板上堆着的玄铁农具与鲛人丝。他看着巫礼指挥倭国使团卸下占城稻种,鬓角的白发在阳光下闪着光——自巫礼远航后,他鬓边竟添了华发。夏姬递过新织的“海疆图”,图中用珍珠贝标出倭岛与越地的航线,中心是鸱夷与八重樱共护的“和平港”。
“父亲,母亲,”巫礼跳下船舷,水纹剑上的波千鸟纹还在滴水,“倭国女王说,要在港口种满越地的‘吴茱萸’,说能驱邪避战。”她指向船队后方,卑弥呼正捧着越锦“农耕图”,教倭女辨识稻种。
礼知心抚摸着开海鼎上的稻穗纹,想起在晋国博物馆看到的“汉倭奴国王”金印。夏姬将海疆图收入珊瑚匣,匣底刻着申公巫臣的最终遗言:“以海为砚,以锦为墨,书尽天下,方为大同。”
勾践站在琅琊船宫前,手中捧着融合越倭工艺的“海神剑”,剑身刻着海浪与樱花的交缠纹,无锋却能劈开玄铁。“女圣,”他的声音带着敬畏,“越船己能远航万里,接下来……”
巫礼望向东海深处,鱼肠剑鞘突然发出蜂鸣,鞘身浮现出从未见过的星辰图。“接下来,”她握紧水纹剑,剑尖指向更遥远的海天交界处,“我们要去寻找‘蓬莱’(传说中的海外仙山),那里或许藏着让天下永无战争的秘密。”
夏姬取出最后一卷“万海航图”,上面用巫礼带回的鲛人墨绘制着未知海域:“这是徵舒的‘拓荒作’,她己不再是需要依偎的孩子,而是能劈开海浪的女圣。”
巫礼迎着海风站立,水纹剑与鱼肠剑鞘在身后共振,形成一道光之门。她知道,从越宫织史到跨海开疆,她己接过父亲和申公的衣钵,成为连接九州与海外的纽带。而窗外琅琊港燃起的“开海火”,正为这个以“海”为媒的新时代,照亮了探索未知的永恒航路。
远处的洛阳传来钟声,周王使者快马加鞭送来玉牒:“周王愿以‘海疆牧’之位相赠,尊巫礼为‘万邦女宗’。”巫礼展开玉牒,看见上面用天下文字写着:“越锦所至,皆为兄弟,七海之内,永绝干戈。”她将玉牒放入织箱,箱底压着申公巫臣的帛书、礼知心的“航海大典”,以及她毕生的海疆织锦。
海风掀起巫礼的衣袂,她望着越洋号扬起的鲛绡帆,上面用六国文字绣着“天下大同”。她知道,这场跨越千年的守护与抗争,终于在连通海外、化剑为犁中迎来了新的纪元。而属于她的时代,正以“织锦为舟,剑鞘为帆”的方式,在七海之间,书写着万邦来朝的壮丽史诗。
(http://www.bq8xsz.com/book/2U8Z-4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