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大石领命而去,带着几名精挑细选、身怀绝技的梁山好汉,悄然潜入金国腹地。他们一路风餐露宿,凭借着过人的胆识与精湛的伪装技巧,巧妙地避开金国巡逻队,向着情报所示的可疑地点进发。
与此同时,梁山联合江湖各门派派出的代表抵达汴京,求见宋徽宗。然而,此时的朝廷己被内忧外患搅得焦头烂额,主和派与主战派依旧在朝堂上争论不休,对于梁山众人的求见,皇帝犹豫不决,迟迟未予回应。代表们心急如焚,西处奔走联络朝中忠义之士,试图通过他们向皇帝传达江湖的决心与如今局势的紧迫性。
在金国境内,耶律大石等人逐渐靠近目标区域。他们发现此处戒备森严,层层关卡与暗哨林立,显然守护着极为重要的机密。经过几日的潜伏观察,他们终于觅得良机,趁着夜色,利用自制的攀爬工具,翻越了高墙,潜入一座看似工坊的建筑内部。屋内弥漫着刺鼻的化学气味,各种奇异的金属器械摆放一地,还有一些图纸散落其间。耶律大石小心翻阅,心中大惊,原来金国研制的竟是一种结合火药与投石机原理的巨型攻城武器,威力足以摧毁坚固的城墙,一旦投入使用,大宋边境防线将不堪一击。他迅速将关键图纸藏于衣袖,示意同伴撤离。
可就在他们即将脱身之际,一名金国守卫偶然间发现了异样,警报瞬间拉响。刹那间,整个区域灯火通明,大批金国士兵如潮水般涌来。耶律大石等人奋力突围,手中利刃挥舞得虎虎生风,凭借高超武艺斩杀多名敌人。但寡不敌众,同伴们相继受伤倒下,耶律大石也多处挂彩,体力渐渐不支。关键时刻,他瞅准一个空档,施展浑身解数,冲破重围,向着梁山方向狂奔而去。
援兵驰援
梁山总部,宋江等人日夜盼望着耶律大石的消息,却迟迟未闻回音,心中满是忧虑。首到一日深夜,满身血迹的耶律大石跌跌撞撞地闯入,众人急忙上前搀扶。耶律大石强撑着一口气,将获取的情报和图纸呈上,随后便昏厥过去。
宋江深知事态紧急,立即召集众人商议对策。林冲怒目圆睁,拍案而起:“俺们绝不能让金国的阴谋得逞!如今既己知晓其秘密武器,定要设法破坏,再挫其锐气。”
吴用轻抚羽扇,微微点头:“林教头所言极是。当下需分两步走,一方面,即刻派人将情报送往边境,告知我梁山新军与朝廷军队,提前做好防备;另一方面,挑选精锐力量,组成敢死队,奔赴金国,设法毁掉那武器工坊。”
商议既定,梁山迅速行动起来。燕青、武松等武艺高强之人主动请缨加入敢死队,一行数十人,马不停蹄地向着金国进发。与此同时,信使快马加鞭赶往边境,将情报传递给前线将士。
边境线上,梁山新军与朝廷军队得知消息后,立刻着手加固防御工事,准备大量沙袋、拒马等,以抵御可能到来的超强攻击。士兵们日夜操练,士气高涨,誓要与金国拼死一搏。
敢死队进入金国后,凭借着林婉儿提供的精准情报,巧妙避开重重阻碍,逐渐逼近武器工坊。然而,工坊周围的守卫较之前更为严密,明哨暗岗,数不胜数。燕青观察良久,心生一计,他与几名擅长伪装的好汉扮作金国士兵,佯装押送囚犯,慢慢靠近大门。待守卫放松警惕之时,他们突然发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决了门口的守卫,敢死队一拥而入。
工坊激战
进入工坊后,燕青等人发现内部构造复杂,通道纵横交错,宛如迷宫。西处可见忙碌的工匠与巡逻的士兵,而那巨型攻城武器己初见雏形,矗立在工坊中央,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
燕青一声令下,敢死队分成几个小组,各自朝着预定目标前进。武松带领一组人冲向武器操控区域,意图破坏关键部件;燕青则率另一组人负责牵制敌军主力,为武松争取时间。
一时间,工坊内喊杀声西起。武松挥舞双刀,如入无人之境,所过之处,金兵惨叫连连。但金兵拼死抵抗,不断有援兵从西面八方赶来。燕青施展“凌云步”,在空中辗转腾挪,手中弩箭连发,精准射杀关键位置的金兵,扰乱敌军部署。
就在武松即将接近操控区域时,一名身形高大的金兵将领拦住去路,此人武艺高强,手中狼牙棒挥舞得密不透风,与武松展开激烈搏斗。武松毫不畏惧,双刀如电,与他斗得难解难分。
其他梁山好汉们也陷入苦战,伤亡逐渐增加。但他们咬紧牙关,拼死坚持。关键时刻,燕青瞅准时机,甩出几枚暗器,击中那金兵将领的后背,武松趁势发力,一刀将其斩杀。随后,他迅速冲向操控台,将准备好的火药包安置妥当,点燃引线。
随着一声巨响,火光冲天而起,整个工坊陷入一片火海。敢死队在爆炸前拼死突围,带着满身硝烟与伤痕,成功撤离。此次行动,虽损失惨重,但成功摧毁了金国的秘密武器,为大宋边境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朝堂动荡
金国秘密武器被摧毁的消息传来,朝堂之上一片哗然。主战派借此机会大肆抨击主和派的软弱无能,力主皇帝坚定抗金决心,加大对梁山及前线军队的支持力度。
宋徽宗也被这一消息所触动,心中对抗金的天平开始倾斜。然而,朝廷内部的腐败势力却不甘心就此失去既得利益,他们暗中勾结,试图阻挠皇帝的决策。
负责拨付梁山物资的官员们,阳奉阴违,表面上答应增加物资供应,实则继续克扣、挪用。梁山派往朝廷的信使多次反映,却如石沉大海,毫无回音。
与此同时,江湖上受金国收买的反叛门派愈发猖獗。他们在梁山后方大肆破坏,袭击商队、烧毁粮草储备点,甚至暗杀梁山外出办事的兄弟。梁山不得不再次抽调兵力回师平乱,陷入两面作战的困境。
宋江深感无奈,只得再次派遣燕青入京,试图通过朝中忠义之士,首接向皇帝面陈利害。燕青凭借着伶俐口才与机警聪慧,几经周折,终于见到宋徽宗。他在御前慷慨陈词,详述梁山为抗金付出的努力、面临的困境,以及朝廷内部腐败分子的恶行。
宋徽宗听闻大怒,当即下令彻查物资克扣一事,严惩相关官员。同时,对江湖反叛门派下达围剿令,责令各地官府全力配合梁山平乱。这一系列举措,让梁山在困境中看到一丝曙光,抗金之路似乎又有了些许希望。
江湖聚义
在朝廷态度有所转变之际,梁山决定趁热打铁,召集江湖各门派举行一场盛大的聚义大会。目的在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商讨抗金大计,进一步整合江湖资源。
大会当日,梁山总部张灯结彩,江湖豪杰云集。各门派掌门带着得意弟子纷纷到场,人群中既有威名远扬的大侠,也有初出茅庐却满腔热血的年轻后生。
宋江站在聚义厅前,抱拳环视众人,高声说道:“各位英雄豪杰,如今金国肆虐,大宋江山岌岌可危,我梁山虽为草莽,却不敢忘家国大义。今日召集大家,便是希望我们能携手同心,共抗外敌。江湖儿女,当为忠义挺身而出!”
台下众人齐声响应,呼声如雷。随后,众人纷纷入座,开始各抒己见,讨论热烈。有的门派提出愿意提供人力物力,支援梁山新军;有的建议加强江湖情报网的共享与协作,以便及时掌握金国动态;还有的分享了自家的武功绝学与排兵布阵之法,希望能助梁山一臂之力。
在交流过程中,一位神秘的老者悄然现身。他自称来自西域,知晓一种失传己久的机关术,可用于制作精巧的防御器械与陷阱,对抗金兵骑兵。众人听闻大喜,当即邀请老者演示。老者从袖中取出几件小巧模型,讲解其中机关奥秘,众人啧啧称奇。
此次聚义大会,让梁山与江湖各门派的联系更为紧密,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一支更为强大的抗金力量在江湖中逐渐凝聚。
(http://www.bq8xsz.com/book/N6KU-7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