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兵的铁蹄暂歇,汴京城里,残垣断壁间,百姓们忙碌穿梭,试图在废墟之上重建家园。那袅袅升起的炊烟,仿若点点希望之光,驱散着战争的阴霾。孩童们的欢声笑语偶有传来,似是在宣告生活正慢慢回归正轨,大宋军民齐心协力,终于从金兵的首轮肆虐中争得一丝喘息之机。
然而,宫廷深处,一场比外敌入侵更为险恶的风云,却在悄无声息中聚拢。宋徽宗赵佶,这位曾经整日沉醉于丹青墨宝,痴迷于花鸟山水,妄图以权谋私、用岁币向金国换取虚假安宁的太上皇,在梁山好汉与大宋军民拼死抗金,局势初现转机之时,心中蛰伏己久的权欲竟如春日野草般,不受控制地疯狂生长。
他身着龙袍,虽己退位,却依旧难掩帝王之气,只是此刻那气度中多了几分阴鸷与急切。漫步于宫阙之间,望着逐渐恢复生气的宫墙殿宇,往昔那无上尊荣的画面如走马灯般在脑海中闪现。他暗自思忖,大宋能有如今的缓和局面,全然是因自己在位多年的“积累”打底,全然忘了当初面对金兵铁骑时的惊慌失措,以及仓惶禅位之举。
一日,宋徽宗密召亲信大臣,于深宫密室之中,屏退左右,目光闪烁不定,语气却透着不容置疑的笃定:“朕不过是暂让皇位予太子,权宜之计罢了。如今局势渐稳,朕当重掌大宝,方可保大宋昌盛。太子年轻气盛,应对这错综复杂的局势,终究还是缺些火候,难以担此重任。”亲信大臣听闻,面露难色,额上汗珠滚落,心中虽知此举不妥,却也不敢忤逆圣意,唯唯诺诺应下,悄然筹备起来,一场围绕皇位的暗流涌动就此拉开序幕。
宋钦宗赵恒,自临危受命登上皇位,便日夜忧思,殚精竭虑于抗金大业与朝堂整顿。他深知大宋积弊己久,外有金兵虎视眈眈,内有朝堂腐朽不堪,是以即位后便雷厉风行地清理朝堂,启用主战新锐之士,试图重振朝纲,凝聚人心,抵御外敌。初闻父皇有复位之意,只觉荒唐至极,怒不可遏地在御书房中来回踱步,手中书卷被攥得褶皱不堪。“父皇当初禅位,朝堂皆知,如今国难稍有缓解,便欲反悔,置江山社稷、万千百姓于何地?朕断不会拱手相让!”左右大臣纷纷劝解,一时之间,朝廷上下人心惶惶,主战、主和的纷争尚未平息,这父子间的皇位之争又掀起惊涛骇浪,政令不通,军事调度也陷入混乱,大宋这摇摇欲坠的江山,再次被推向悬崖边缘。
梁山忠义,困局难破
梁山这边,宋江等人听闻朝廷这等变故,亦是满心无奈与忧虑。忠义堂内,气氛凝重得仿若能拧出水来,众人围坐,面色沉郁。礼知心眉头紧锁,率先打破沉默:“哥哥,这朝廷自家乱了阵脚,金兵若闻知此等乱象,必卷土重来。如今局势危急万分,我等辛苦挣来的抗金局面,恐将毁于一旦。”
宋江轻抚胡须,目光深沉似幽潭,长叹一声:“我梁山好汉,一心报国为民,谁料这皇家父子竟不顾大局……”言未毕,林冲猛地站起身来,虎目圆睁,怒声吼道:“俺们在前线拼死拼活,浴血奋战,他们却在后方争权夺利!这皇位难道比万千生灵还重要?若朝廷如此昏聩,俺梁山独自抗金又何妨!”林冲此言一出,堂内顿时义愤填膺之声此起彼伏,鲁智深瞪大铜铃眼,高声附和:“说得好!俺就看不惯这般腌臜事,朝廷靠不住,俺们梁山兄弟自己干!”众人纷纷摩拳擦掌,热血上涌。
但吴用却轻摇羽扇,缓缓劝道:“林教头、鲁提辖莫急,如今我梁山与朝廷早己唇齿相依,一旦决裂,金兵势必长驱首入,生灵涂炭更甚。还需从长计议,寻个两全之策。”吴用之言如一盆冷水,浇灭了众人的些许怒火,众人这才渐渐冷静下来,低头沉思,苦苦思索应对之法。堂内一时静谧,唯有众人沉重的呼吸声交织。
金军复至,汴京蒙尘
果不其然,金国大将金兀术在北方听闻宋朝内乱,仰天大笑,仿若看到了大宋江山己如熟透的果子,即将落入囊中。他亲率大军,如黑色狂飙,裹挟着无尽的杀意与征服欲,再度南下。此时的宋军,因皇位之争,人心涣散,各地勤王军队观望不前,指挥系统紊乱不堪,仿若一盘散沙。
汴京城下,金兵攻势如潮。金兀术骑着高头大马,身披重甲,威风凛凛,挥舞着狼牙棒,在阵前咆哮:“宋人懦弱,今日便踏平汴京,让尔等知晓大金的厉害!”那吼声仿若雷鸣,震得宋军士兵心胆俱裂。宋军虽拼死抵抗,可怎奈防线漏洞百出,士气低落,节节败退。城破之日,硝烟弥漫,遮天蔽日,哭喊声震天,徽钦二帝在慌乱之中被金兵生擒。
金兀术望着狼狈的二人,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尔等宋朝皇帝,不过如此。既无治国之能,又无御敌之勇,乖乖随我回大金,也省得在这中原丢人现眼!”说罢,大手一挥,命人将二帝押解北上,一路向着东北哈尔滨而去。消息传出,大宋举国震惊,万民悲恸,陷入了至暗时刻。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百姓们流离失所,惶惶不可终日,繁华汴京沦为金兵的战利品,宫阙倾颓,珍宝被掳掠一空,大宋的尊严被狠狠践踏在脚下。
梁山担当,力挽狂澜
梁山众人得知汴京沦陷、二帝被俘,悲痛之余,深知当务之急是稳住大局。礼知心匆匆入堂,神色急切:“哥哥,如今局势紧迫,康王赵构乃徽宗之子、钦宗之弟,素有贤名,为大宋留存血脉,当下唯有速接他上梁山,以其名号,重新聚拢人心,再图恢复大宋河山。”
宋江目光坚定,霍然起身,声如洪钟:“礼贤弟所言甚是,我梁山既受大宋恩泽,此刻便是报恩之时。众兄弟听令,即刻分拨人马,务必寻得康王,护他周全!”众人轰然应诺,迅速行动起来。
燕青、林冲领一队精锐,快马加鞭,星夜兼程,循着线索追寻康王赵构的踪迹。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避开金兵的搜捕与战乱的流民。饿了,便以干粮果腹;渴了,寻那山间清泉解渴。终于,在一处偏远村落寻得康王。此时的赵构,面容憔悴,衣衫褴褛,发丝凌乱,却难掩眼中的坚毅。
燕青上前,单膝跪地,恭敬抱拳:“康王殿下,臣等乃梁山好汉,奉宋公明哥哥之命,特来护驾。如今汴京沦陷,二帝蒙尘,还望殿下随我等上梁山,重整旗鼓,再兴大宋。”赵构眼中泪光闪烁,微微点头:“卿等忠义,朕心甚慰,愿随尔等前往。”言语间,满是感激与决然。
梁山聚义,共商大计
众人护送康王赵构回到梁山,忠义堂内,众人齐聚。宋江率一众头领,恭敬参拜:“殿下,今大宋遭此大难,我梁山好汉愿誓死追随殿下,驱除外敌,恢复山河。但求殿下暂居梁山,凝聚西方力量,共举抗金大旗。”
赵构环顾众人,心中感慨万千,眼眶泛红:“诸位英雄豪杰,朕多谢你们仗义相救。如今国破家亡,朕唯有依仗各位,望能重振大宋雄风,救百姓于水火。”说罢,众人齐声高呼,声震山谷,那声音里,满是不屈与抗争,仿若一道曙光,穿透重重阴霾。
而后,梁山好汉们与赵构日夜商讨复国大计。一方面,加强梁山防御,整军练武,广纳贤才。江湖各门派听闻康王在梁山,更是纷纷响应,派人携物资、绝技前来相助。少林弟子带来精湛武艺,武当道士送上奇门功法,奇门遁甲、机关暗器等小众门派也倾囊相授,为梁山军增添诸多助力;另一方面,派密探深入金国腹地,打探二帝消息,同时密切关注金兵动向,寻找反击良机。
(http://www.bq8xsz.com/book/N6KU-8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