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四合院重生傻柱开局娄小娥去香港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9章 何雨柱的担忧

 

虽说那注册商标之事,暂时化为泡影。

何雨柱的脑袋瓜一转,便有了新主意。

赶忙风风火火地跑去印制了一大批印着”五只松鼠”图案的精美纸张,

想着用这独特的包装来包裹自家的瓜子。

这年月啊,没啥娱乐活动,每个人整天都觉得生活寡淡无味,对任何新事物都好奇。

大街上,有些人连自个的自行车上,都要贴上从可口可乐贴纸,

不为别的,就为了在旁人面前显摆显摆,要知道当时的可口可乐也是两块多一罐。

自打何雨柱家的瓜子摇身一变,换上了那五只松鼠的精美包装。

以往啊,那些个去看电影的人,买了瓜子之后,

那报纸包装就如同废纸一般,吃完随手就扔,电影院周围常常是一片狼藉。

可如今呢,一场电影散场之后,地上找不到包装纸,

就只剩下瓜子壳和花生壳,那原本被当作包裹物的纸张,

如今却成了香饽饽,都被人小心翼翼地揣进兜里带走了。

为啥呀?还不是因为大家都稀罕这设计精美的卡通封面,

一个个都跟没见过一样,开始竞相收藏起“五只松鼠”的封面来。

这股热潮啊,在学校里那更是疯狂。

孩子们之间为了能得到一张五只松鼠的封面,有攀比的,有打架的。

老师一看这场面,那哪能行啊?立马板起脸来,严肃地把家长叫到学校。

这一叫可不得了,五只松鼠瓜子知名度更是上升,

开始有三两成群地带着孩子来何雨柱家的铺子来买瓜子、花生。

那阵仗,简直比过年赶集还要热闹,一买就是好多,堆得像小山似的。

为啥买这么多呀?没办法啊,自家孩子那眼巴巴望着的眼神,

就盼着能多收集些卡通画呢,当家长的怎么能忍心拒绝?

这一来二去的,何雨柱家的铺子前经常排起了长龙般的队伍,

那队伍跟后世过年春运买火车票一样,老长老长了,从街头排到了街尾,

把周围的邻居都惊得瞪大了眼睛。

可这排队的人多了,就容易出乱子。

有些个急性子的人,等得不耐烦了,为了插队,

那是脸红脖子粗地跟人争吵,三言两语不合就动起手来,

一时间,推搡声、叫骂声乱成一片。

这事儿闹得太大了,街坊邻居赶紧报了警,

派出所的民警同志很快就赶了过来。

何雨柱作为当事人,也被请了去写笔录。

何雨柱坐在派出所那有些冰冷的板凳上,心里直发慌,

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滚落下来,他是真害怕了。

想当初,这些人开始买瓜子、花生,那可都是冲着孩子们要卡通贴纸来的。

可等他们把炒货带回家一尝,那味道,简直绝了,香得让人忍不住直咽口水。

这可倒好,原本是为了孩子,这下连大人们也被这美味征服了,都成了忠实顾客,

还自发地去抢购,不过还是打着孩子要卡通封面的旗号,毕竟大人也要点面子不是?

何雨柱心里跟明镜似的,他可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就说后世的傻子瓜子年广九吧,那在商业史上也是个响当当的传奇人物。

年广九卖瓜子,那扩张速度就跟坐火箭似的,蹭蹭往上蹿。

虽说最后成了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人物,连伟大的领导人邓小平都被他的事迹惊动了,

可这中间的历程啊,那也是充满了坎坷与波折,经历了好几回牢狱之灾。

何雨柱一想到这儿,心里就直打鼓,他可不敢当这出头鸟,

就想着还是先苟着吧,低调行事,总好过招来无妄之灾。

这时候,他又想要不把个体化挂靠到集体下面,给自已找个靠山。

可这事儿哪有那么简单啊?

一挂靠,产权就不明晰,变得模糊不清了。

自已发展不起来还好,一旦发展壮大,企业到底是谁的,以后的发展可就难说了。

就像那科龙电器的潘宁,在当时那可是大名鼎鼎,

打着望远镜也看不到格力、美的的影子,但最终是格力、美的霸占了空调市场。

记得当时电视上看到 90年代 的珠江冰箱厂(科龙电器前身)。

那工厂可气派了,宽敞明亮的厂房里,装备着全世界最先进的生产线,

机器嗡嗡作响,一片繁忙而又现代化的景象。

当时很多人还觉得是国外的企业:

“这是什么类型的企业?”

看着这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感慨万千,电视机前的观众感叹:

“这是中国的企业吗?”

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才明白那句话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但就是这么厉害的一个企业,就因为产权不明晰,内部矛盾重重,

最后潘凝被逼得黯然离职。

后来的一帮人啊,根本就不懂经营之道,肆意挥霍着企业的资源,

把好好的科龙给玩坏了,最后只能卖身海信,

曾经辉煌一时的科龙也不再是当年那个明星品牌了,只能在商业的浪潮里逐渐没落。

还有健力宝的李经纬,那也是商业界的一颗璀璨明星,

属于教父级的人物,曾经把健力宝打造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民族饮料品牌,

可就因为种种复杂的原因,最后也落得个壮志未酬的下场。

温州的八大王事件,更是在商业史上掀起了一阵狂风暴雨,

那些曾经意气风发的商人,因为各种政策和环境的因素,遭遇了巨大的挫折。

这一件件的,就像一声声震耳欲聋的警钟,把何雨柱惊得不行。

他后世的时候,吴晓波的《大败局》可是看了好多遍,

那些企业因为各种原因倒下的故事,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仿佛那些场景就在眼前一一闪过。

何雨柱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后,

赶紧想了个法子,每日定量卖瓜子、花生。

有人来问,他就推脱说没有原材料了,实在炒不出那么多。

他一边陪着笑脸,一边心里默默祈祷着,

这风头能赶紧过去,这日子能重新回到那稳稳当当的轨道上。


    (http://www.bq8xsz.com/book/Q41F-5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q8xsz.com